游颐和园盘桓在首都

白癜风的饮食禁忌 http://m.39.net/disease/a_6064851.html

3月28日上午10点,公司的小张开车我们去市区。

昨天和战友张文成联系,他让我去他那儿住。战友工作在新疆驻京办事处,他说给我们留了房间。

汽车在市区的马路上奔驰,小张话儿不多,熟练地驾着小车,在复杂的街道上拐来拐去,好不容易地将车停在了三里河路边的新疆办事处门前。下了车,告别小张,来到二号楼大厅,打电话给战友。没一会儿,门口便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年,战友张文成。)

我和张文成曾经是连队里的同班战友,四年朝夕相处,结下了深情厚谊。年他复员后,我几十年没有见过他,直到年打听到他的消息后,才请假来北京和他见面。那次一别又是近10年,岁月沧桑,双方都觉得老了许多。而且他因病拄上了拐杖,看着他一走一拐的样子,心中不免飘起一丝哀伤。办完手续,已近中午,他安排我们在办事处吃饭。吃饭时,战友问我下午干啥?我说去颐和园。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3.平方公里,是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址,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造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来到北京,很有必要逛逛颐和园。

吃过午饭,战友的老伴非要将我们送到公交站。坐上路公交,随着车身晃动,努力回忆着颐和园的样子。以往的画面模模糊糊,朦朦胧胧,长廊、佛香阁、石舫等景点顽强地浮现在脑海,断断续续,连绵不绝。好久,汽车终于停在了终点站,下车到售票处买了票,一抬脚,跨进颐和园的东宫门。

颐和园的游客非常多,尽管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但仍人山人海。本想进门后看看仁寿殿,可人潮如堵,难以靠近,只得作罢。穿门过巷,瞧着陌生的景色,虽觉新奇,但却难滞脚步。拐来拐去,来到乐寿堂前,瞧着人少,方才入门盘桓。

(年,颐和园仁寿殿。)

(年,在颐和园仁寿殿。)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区中的主要建筑,临昆明湖,依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清末时,这里也是老佛爷来颐和园常住的地方。

进得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院内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花木,乐寿堂前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

乐寿堂青瓦平屋,红色柱儿,雕花门窗,正门屋檐下挂着一块黑匾,黑匾上雕着“乐寿堂”三个金字。

褪色的雕花红门微微张开着,抬脚跨进门来,只见堂内中央陈设着一组紫檀宝座御案,宝座后是一扇用象牙和螺钿镶嵌的玻璃镜屏风,两旁的紫檀几座上陈列着2个青花大瓷盘,四周摆有4只镀金九桃大铜炉,其外还摆有雕龙大立柜,百鸟朝凤大座屏、五彩玻璃吊灯等精美工艺品。堂内的西套间为寝宫,东套间为更衣室,缓步入内,草草一望,转身离去。

(年,颐和园乐寿堂。)

(年,在颐和园乐寿堂。)

看完屋内,出得门来,四方院内虽有游人走动,但仍觉得清幽高雅。颐和园是帝王避暑之地,想来老佛爷当年在这里游湖看山,静享清福,是何等的奢靡和清闲。时代发展至今日,这地方虽仍风景秀丽,但房屋却落后成一般般,且略显冷落和冷清。

离开乐寿堂,眼前便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春风骀荡,湖面暖意融融,涟漪飘飘,波光粼粼;远处堤横桥拱,近处船游舫弋,好一派春意盎然的美图。湖岸边有一长廊,长廊蜿蜒,沿湖岸远去。

长廊是颐和园内的著名建筑,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长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站在长廊外观望,但见长廊如龙依湖横卧,长身而去;长廊顶,丹青片片,五彩纷飞;长廊边,绿柱两行,排列有序,立大地,顶华盖,负重挺立;长廊下,道儿一条,青石铺就,光滑晶亮。

(年,颐和园邀月门。)

步入长廊,碎步慢移,仰脸抬头,游目细瞧。但见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尽在其中。据说,长廊内共有余幅图画,可真称得上是画儿的大观园了。

(年,在颐和园昆明湖。)

走在长廊内,左顾昆明湖:白栏杆一排,锁湖而去;十七孔桥远横湖中如虹,湖中小岛水围浪击不摇。高天白云,满眼秀色,满面春风,顿感胸怀大开,藏秀纳丽,贪婪难止。

(年,在颐和园长廊。)

缓步移身,在画廊中穿梭,在画廊中看景,不知不觉中来到“云辉玉宇”牌楼前。前人山人海,阁前面湖而立的高大牌坊下,嬉戏者、拍照者操着南腔北调,声入云霄。“云辉玉宇”牌楼满身华丽,高耸云天。

看罢“云辉玉宇”,进排云门,穿二宫门,看排云殿,瞧德辉殿,继而攀爬佛香阁前的高高台阶。(年,在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前。)(年,在颐和园排云门前。)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高41米。

(年,颐和园佛香阁。)

(年,在颐和园佛香阁。)

爬完台阶,登上平台,10元钱买了票,跨进大门。仰脸望去,佛香阁近在眼前,敦厚地依着万寿山高高耸立,满身披着古色古香的衣表,雍容华贵地绽笑在春风里。

(年,颐和园佛香阁的高台阶。)

(年,在颐和园佛香阁。)

佛香阁里静悄悄的,木雕佛像神色安详,千古不变地垂首低眉,静观世俗百态,并接受着千奇百怪地祈祷。阁内的光线有点黯淡,绕了一圈,看了一圈,记忆模糊地走出大门。我上次走进佛香阁,大概是年,那时就知佛香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其结构复杂,制作精美,堪称是古典建筑中的精品。

走出佛香阁,坐在木条椅上小憩。居高临下,眼前的昆明湖顿觉小了不少,蓝水盈盈,明亮如镜,依山而拘,天然蜿蜒;岸边春柳依依,扶风摇摆,圆岛拱桥,点缀其中,打扮的昆明湖风景如画,使人卷卷迷恋。

(年,颐和园昆明湖鸟瞰。)

坐了片刻,返身而下。途中觉得殿堂里细细的走廊景色颇佳,便想在此处留影。人来匆匆,总难闪避。忽地,一外国男青年路过,示意要为我们拍照。盛情难却,在走廊里站好,留了合影。如今的外国人也学雷锋,景点里随处可见热心的外国人主动为你拍照,但拍照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年,在颐和园。)

出了佛香阁,再次进入长廊,再次徘徊徜徉,再次欣赏眼前的美景。长廊尽头的湖边停着一艘船,那船古里古怪,是一艘永远也开不走的石头船。

石头船名为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俗称石舫。石舫长36米,上建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

这石舫是慈禧老佛爷挪用海军巨额经费建造的。当时,也不知老佛爷哪根神经错乱,建造了这玩意。这石舫如今在常人看来既便是休闲玩乐也没有多大快意和趣味,那时的老佛爷也非凡人,不知当年她坐在石头船中获取了什么雅兴和乐趣?

石头船千古不变地朝着一个方向,保持着僵硬不化的姿态,毫无生机地、呆呆地停泊在昆明湖边。岸边的柳树下,人影憧憧,争相与石舫合影。活与死,静与动,古与今,反差往往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并引来反差的对比——合影。

(年,在颐和园石舫前。)

老佛爷因垂帘听政数十年不倒而名,石舫因老佛爷建造而名,活生生的老佛爷早已灰飞烟灭,可僵呆呆的石头船却活灵活现地熬过酷暑寒冬,一路走来。瞧着石舫,浮想联翩,心想:若不是这石舫坚固,标志着老佛爷罪恶的这物件,不定早些年就石沉湖中了。

我也是俗人,在石舫前也照了像,而后,跨过石桥,向着后园走去。

后园没什么景致,转到北门,方才折身返回。沿着昆明湖一路走来,到得文昌阁前止步。

(年,在颐和园文昌阁。)

颐和园的景色很多很多,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还有十七空桥、玉带桥、玉澜堂、听鹂馆、宜云馆、昆明楼、大戏楼等等,一个下午,岂能一一瞻观?

(年,颐和园景色。)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众多景点就留给下次吧,留点念想是会有期盼的,有了期盼就会旧地重游的。

(年,在颐和园。)

瞧瞧时间已晚,抽身出了大门,将颐和园再次留在了记忆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2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