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梯田人家挣脱富饶的贫困新华
大寨村风光,灌水的层层梯田如串串银链山间挂。新华社发(潘志祥摄)
新华社南宁1月31日电(记者胡佳丽)一沓沓红色百元大钞码成小山,身着红瑶服饰的村民排队领取“年终奖”,全村洋溢着喜气。日前,在位于中国桂北山区的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户农民分享了年度旅游分红.6万元。
近年来,每到岁末年初,大寨村都会增添一道景观:村民们聚集在景区里,排队领取一年一度的旅游分红。今年村里分红比去年又多了多万,最多的农户分了5.6万,最少的也有1万余元。
去年脱贫的村民潘应芳一家,已连续几年拿到最多的份额。年近七旬的他跟老伴拿到钱,笑得合不拢嘴。“旅游扶贫政策好,我们只管种好田,收入都一年比一年多。”潘应芳一家6口人,曾因缺乏劳动力被评为贫困户。
潘应芳种着8亩多稻田,与许多稻农一样,春种秋收,四季劳作。不同的是,他和当地村民的稻田有个响亮的名字——龙脊梯田。龙脊梯田据专家考证有多年历史,素有“世界梯田原乡”的美誉,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高山上的大寨村,多亩连片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眼下还不到春种时节,灌水后的梯田如片片明镜。“这些梯田是村民分红的财源。”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潘保玉说。
坐拥绝美风景,却因为偏僻封闭、开发滞后,世居大寨村的瑶族群众常年辛苦耕种山间薄田,却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不少家庭需要政府救济和外界资助,许多村民不得不外出务工谋生。潘保玉回忆,年去北京打工时,自己穿的裤子还是对口单位捐赠的。
然而,在经济上贫困的大寨村,在生态资源上却是“富饶”的。大寨村所在的龙胜县是中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山地面积占87.2%,森林覆盖率79.12%。先民们为了解决粮源,在陡峭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逐渐形成了万亩连片的梯田景观。
如何挣脱“富饶的贫困”?年起,大寨村与一家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梯田景区,村民们用梯田、民族村寨等资源入股,摇身一变,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当地特色农耕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无论是翻耕、耙田、梳秧、插秧,还是割禾、脱粒、晒谷、入仓,都吸引游客。在梯田产出的稻米,因生态绿色也颇受青睐。
领取旅游分红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新华社发(吴倩茜摄)
从困守青山到发展生态旅游,大寨村的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千年跨越。全村的分红,从年首次获得的14.7万元,年的15.6万元,年的28万元……直到年的.6万元。
看着分红数字一年比一年喜人,潘保玉却没有太激动,他琢磨的事情有点远。“更重要的是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潘保玉说。
大寨人对保护梯田有着深刻认识。因为长期贫穷,过去大寨村几座山头植被曾被破坏殆尽。后来,为了尽快恢复生态,大寨村对山林进行了封山保护,全村老少出动种植了几十万棵柳杉。
如今远处山头成片的树林已经郁郁葱葱。潘保玉说:“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梯田。自然的好山水就是我们的绿色银行,保护好才有财源滚滚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