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知识探秘用九用六

《周易》是解读伏羲六十四卦的书,周文王为伏羲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和每一爻填写了卦辞和爻辞。伏羲六十四卦,每个卦六爻,共爻。中国古代历法闰年为天,这足以说明孔子所说:“易以天地准”不是虚言。周文王对乾卦和坤卦有特别提示,在乾卦和坤卦后分别增加一爻。乾卦后增加用九;坤卦增加用六。其实,用九和用六无位,就是说用九用六在卦中都没有爻位。伏羲易卦皆六爻,没有第七爻。

古人认为:用九用六是真正的“易之门户”。这是学易的起点,学懂《周易》的必经之路口。研究易道从这里开始、研究易卦从这里开始、研究易象从这里开始、研究易形(形体)从这里开始、研究易数从这里开始、研究易变从这里开始、研究天地万物之生生不息从这里开始。老子观天道之妙、观天地万物之缴站在这里;孔子观易道之不测、观天地万物之赜也站在这里。

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如一团乱麻缴绕在一起没有头绪;在孔子看来,天地万物纷繁复杂令人啧舌,意见难以统一,无法争辩清楚。这就是老子之“缴”孔子之“赜”在其文章中的含义。怎样从“缴”中捋出头绪?从“赜”中争辩清楚?我们祖先伏羲一画开天,开启民智,找到了认识世界秘密的方法,就是道。伏羲的道皆体现在其发明的卦中。什么是卦?“夫卦者,圣人设之观于象也”。

古人说易的门户是乾坤,这种说法虽然方向是对的,但是太不具体了。许多学者这么说纯属懵事。乾坤两卦是天地两极,万物在其中,有许多门。例如:天门在西北、人门在西南、风门在东南、山门在东北,日之门在东、月之门在西。如果你懂一点奇门遁甲,则八卦皆是门,例如: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乾之道,为上升通道,为阳,为顺,为长;坤之道,为下降通道,为阴,为逆,为消。例如:你买的一只股票走在乾道上,一定是上升通道;如果这只股票走在坤道上,一定是下降通道。天地万物走在乾道还是坤道,这是天地万物的大势。当人类有权力选择走乾道还是坤道时,我们祖先选择了乾道,而西方人选择了坤道。西方科学和西方哲学,都是实学,以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合乎逻辑,能够证明,过程能够再现的法则和规律等等,皆为脚踏实地的学问和技术。这些在中国古人看来就是坤道。

具体地讲,易的门户在哪里?用九和用六。具备门的条件是变通,就是说能够动,可以往来无穷。这两点,乾元用九,坤元用六皆具备。所谓:“无不通,无不由。”

我们古人表达观点一般讲体用。一个器物,形状构成为体;器物功用为用。例如:一把铁斧,一个木柄和斧头为体;能够使用劈开木材等为用。体的特征为静,古人称为贞;用的特征为动,古人称为悔。往昔,黄帝《阴符经》讲的五贼分别指偷“天、地、人、体、用。”;大禹《洪范》讲的卜筮指观“雨、霁、蒙、驿、克、贞、悔。”这里大禹《洪范》中的卜筮指的就是观“水火木金土体用”之象。

体为形体,古人简称形。形生于象,象有定位;用为动,动则变,变有定数。理解这段话,核心必须透彻理解“象由数设”。讲这么多体用内容,就是为了让大家理解“用”的含义。古人算命占卜核心就是定位天地人并找到用神。其中,用神简单明了地说就是用爻。用爻,在卦中就是指动爻。孔子探天地万物之“赜”,用“极”与卦、与数、与天地万物对齐的方法,顺着“见伏动变”的思路观察到天地万物发展的规律。

在《周易》中,周文王认为乾卦用九为“见群龙无首吉”。乾卦,为阳,为龙首,为领袖,为皇帝,为智慧。但是,“用九”为动爻,就是变九。用九的结果就是阳变为阴,成为坤卦。坤卦为顺卦,为臣卦、为众,为不习无不利。所以,周文王解释乾元用九为:众多当官的、有才的人都不出头,遵守顺从的坤道,就是吉利的。言外之意,如果继续以为自己是领袖,强出头,当大尾巴狼则就会有凶险。在解释坤元用六为:“利永贞”。坤卦用六,就是变爻,坤变乾。所以,周文王解释坤卦用六为:永远顺利。因为乾道为上升通道,永远是吉利的。

孔子的“极变”说在陈抟的龙图上非常容易说明白。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我们找用九和用六的来历必须冲洛书中搜寻。洛书之数包括五行和四象合起来为九。洛书五行生数为一二三四五;洛书四象数为六七八九。五行:一为水,二为火,三为木,四为金,五为土;四象:六为老阴(太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就为老阳(太阳)。

古人认为:易为阴阳气交,不交则无四象。阳爻与阳爻交为太阳;阳爻与阴爻交为少阴;阴爻与阴爻交为太阴;阴爻与阳爻交为少阳。四象交成八卦,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如下图:

这是纯粹从象来观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而我们用龙图思想来看就是另一种景象。

五行生数: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五行成数:六水,七火,八木,九金,十土。

五行为生数和成数之合为十,为天地自然全数。陈抟用河图诠释。而洛书为九数,陈抟认为是用数,四象八卦用洛书诠释更吻合。

四象生数,一水,二火,三木,四金;四象成数,六水,七火,八木,九金。而五土为大地之数,成乎五行之质,为化数,为塑形之数,为五行生数,为变数。五土位于数的中央,为中和之气,不知所以然而然也。古人认为:最小的数为1,最大的数为9,而10以后都是前面数的重复。例如:10为1的重复;11为二的重复;12为三的重复等等以此类推,这是易理。如果深究,后天数以九为最大,而先天数以十为最大则:20为十的重复,而不是二的重复;21为一的重复而不是三的重复;22为二的重复而不是四的重复,以此类推;

四象生数加四象变数就成为真正的四象数。例如:一水+五土为六水;二火+五土为七火;三木+五土为八木;四金+五土为九金。六七八九为四象成数。仔细分析,完全体现了天地交由地生万物的易理。

四象生数加变数就是五行生数,即一、二、三、四、五。五行生数之和为十五。这也体现在洛书八个方向三个数相加皆为十五。这个数古人称为小衍之数。而天地全数为从一到十,合起来为五十五。孔子所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天地全数减去小衍之数十五,为五十,称为大衍之数。

小衍之数为一、二、三、四、五之和。阳数:一、三、五之和为九,为阳极,《周易》乾元用九源于此;阴数:二、四之和为六,为阴极,《周易》坤元用六源于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5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