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蜥脚下目常见恐龙,始盗龙,板龙,大椎龙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原蜥脚下目是比较原始的恐龙,相对来说体型没有后面高级恐龙大,大多可以2足行走或可4足行走,食性可能有的是杂食性的。始盗龙Eoraptor,又名晓掠龙,是世界最早的恐龙之一,演化位置仍未定,可能属于基础蜥臀目或基础兽脚亚目恐龙,它们的身体小型,成年后约1米长,重量估计约10公斤。它的前肢只是后肢长度的一半,而每只手都有五指。其中最长的三根手指都有爪,被推测是用来捕捉猎物。科学家推测第四以及第五指太小,不足以在捕猎时发生作用。板龙Plateosaurus,是已知最大的三叠纪恐龙之一,也是三叠纪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身长可达6到10米,体重估计有7吨。板龙的小型、叶状牙齿显示它们为草食性,并且为最早的大型草食性恐龙之一,以高大植被为食,例如针叶树与苏铁。如同它们的近亲大椎龙,板龙可能吞食胃石以协助消化食物,因为它们缺乏咀嚼用颊齿。槽齿龙Thecodontosaurus,是种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三叠世瑞提阶。平均身长为1.2米,高度约30公分,体重为30公斤。它们拥有小型头部、大型拇指尖爪、修长的后肢、长颈部、前肢比后肢短、长尾巴。它们是二足恐龙。槽齿龙前掌有五个手指,后脚掌有五个脚趾。槽齿龙也是第一个被叙述的三叠纪恐龙。是第四个被命名的恐龙,年命名。,前三个分别为斑龙(年)、禽龙(年)、林龙(年)。大椎龙Massospondylus,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2亿年前到1亿万年前。长久以来,大椎龙被描述成四足恐龙,但一份年的研究认为大椎龙是二足恐龙。虽然基础蜥脚类恐龙被推论可能为杂食性动物,大椎龙却可能是植食性动物。大椎龙身长4到6米,具有长颈部、长尾巴、小型头部、以及修长的身体。大椎龙的前肢具有锐利的拇指指爪,可能用来防卫或协助进食。地爪龙Aardonyx,化石发现于南非的艾略特组(ElliotFormation),年代为侏罗纪早期。地爪龙应该是平常以二足方式移动,也可以用四足方式移动,类似禽龙。近蜥龙Anchisaurus,又译安琪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2亿到1亿万年前。是种小型恐龙,身长估计约2米,体重可能约有27公斤。可以四足也可以两足行走,前肢有着多种用途。前掌可以向内弯曲用来抓食物。利奥尼拉龙Leonerasaurus,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地质年代可能是侏罗纪早期。是种小型恐龙,身长估计约2.5米,它们是个过渡物种,可能代表朝向四足恐龙的演化趋势。禄丰龙Lufengosaurus,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我国西南部,是中国第一种由中国人发现并完整挖掘、装架的恐龙,也常常被认为是中国国内发现的第一种恐龙。严格来说,中国国内发现的第一种恐龙是满洲龙,但由于它是被俄国人越界盗挖走的,并且化石被盗运到俄罗斯保存,因此知名度不高。在年,为了庆祝禄丰龙的发现,中国发行了禄丰龙纪念邮票,是第一个登上邮票的恐龙。中国并组架禄丰龙的骨架模型,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组装的完整恐龙骨架模型。如同所有的原蜥脚类恐龙,禄丰龙的后肢比前肢长许多,可能有时是以二足方式行走,尤其是在搜索食物的时候。禄丰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并拥有锐利的指爪与牙齿,而拇指的指爪特别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9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