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寺院之第1774家,石家庄元氏蟠

来到蟠龙湖,可惜今天雾霾天气,如果是晴天,那会是非常美的风景。柳树开始发芽了,一片片嫩绿的颜色十分怡人。

上蟠龙山。蟠龙山因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势若龙蟠而得名。

远远看到对面山上的红色寺院建筑,需要蜿蜒曲折地绕过山沟到对面山。

石家庄元氏蟠龙寺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碧水别墅西南方向的蟠龙山上。

石家庄元氏蟠龙寺原为蟠龙庵,始建于元代元惠宗至正年间(公元~年),明末清初为香火兴盛时期,原有牟尼殿、天王殿、穿心殿九间和十六间偏殿组成。明代万历、清代顺治、乾隆、光绪年间曾先后加以修缮,后寺圯。年重建,年释耀觉法师接手寺院管理至今。

现在石家庄元氏蟠龙寺依山而建,既有中轴线对称布局也有错落式布局,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悲殿、东配殿子孙殿、西配殿济师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边的东西偏殿是寮房,大雄宝殿后面三层楼的龙王殿、山神殿、念佛堂、地藏殿,还有客堂、斋堂、流通处、寮房等。有佛舍利塔、郎公和尚塔、药师塔和放生园,山下有蟠龙精舍。

寺院山门也是天王殿

大悲殿前有三通残缺石碑,较为完整的是清代乾隆元年(公元年)的《重修蟠龙庵佛殿记》。

大悲殿内是回廊式布局

大雄宝殿后面三层楼是龙王殿

龙王殿后面是念佛堂,正在修缮工程。

佛舍利塔内装藏佛舍利和钢制雕刻大藏经,汉文藏、梵文大藏经、巴利语藏、缅文藏、泰文藏、悉昙梵文藏、天城梵文藏等七种文字大藏经。

寺院最后面是放生园

放生园内有郎公和尚塔,郎公和尚塔于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师塔

三层钟鼓楼,顶层是鼓楼,二层是钟楼,底层是地藏殿

返回元氏县城,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