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龙资源 >> 初夏香山游记

初夏香山游记

《初夏香山》

心里想着去颐和园,却迟迟的未出门。出了门又惦记着与兄弟通了电话,并未想着能够同行,只是希望聊上几句,就如同我去逛公园一样,一段话语也能得到些许慰籍。谁知道他却因为琐事,着了急、上了火!医院。安慰了几句,兴奋的是自己能为他推荐饮上一些茶,改了些习惯以应对了老来上火,当然也是戏言了。让他多吃些西瓜也是可以的。自觉亦是有趣的。

地铁通到了北宫门,走到颐和园北宫门前却想起了香山。是啊,香山也是久违了的,想起了,心中总有些不舍的滋味涌上来。颐和园相对于香山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常来常往了,去香山的念头在心中积蓄。今是晴好,在春时一定是被赞美的日头晒得人有些不适。也挡不了我去香山的心思。这心思一再的拽着我的脚步走了很远,绕到路的对面,在没有树木遮挡的站台上等待。披上妻子称为葱皮的薄衣挡了头脸防晒,好在不久去香山的次公交车,姗姗而来,又想车上的人多,看尾随的以为是却不是,想投巧也就作罢了。敲开门,乘上走向山去。

同坐边上两位女人喋喋不休地讲着,挪了位置,拿出纸笔写了起来。车一转弯,湘泉环岛到了,抬眼看去,一带绿山扑入视野,再看站点序列牌,香山已在眼前了。问了乘务员,答是香山东门近一些,省些路。于是乘车到终点香山东门。

车临山而路狭,山只半见。畔道房舍古香古色。车遂路上,晴日熏熏的翠意香山就来到面前。颐和园北宫门到香山不远,乘车20分钟。

穿过停车场到东门。听到门前广播要查健康宝,还要身份证过门,门岗并没有要求,我只是刷了北京公园年票。进公园,勤政殿牌坊铭牌言原名静宜园。斜入左路,缘山坡行。高林拥径,山风清而迎面爽意立时满面盈心。过静翠湖:一池洼于山谷,有溪流下注已近断流而岩间滴水若瀑,滴滴叮叮。湖西有阁名曰对瀑。未见对面瀑布,亭内闲人闲坐。

沿坡而上,高松巨槐,相伴而秀于林间。愈步愈升,林多古木,应是古老,更有人惜,否则几百年间尽为村梁舍栋而不得生机葱葱使人悦目。走山斜而错于正途。远有牌坊,近有小亭。山道之侧一细流小溪,哗哗水声。乃人工于心意。几折小径,行人聚集。双清别墅已见。只是拘泥于身份证,略有相阻,幸有变通。回走百米取纸片载码得以入园。园内清静如昔所见,只是亭边池际已立栏双重,昨之亲近,今已成空。未如新游趋于各处房舍,只坐于小池之东台边松下,任风吹,汗消而微冷。默默感怀旧日伟人之风姿心理。其时业已近成而恐功败。正书写之际,脑后生风,厉声低沉:“你在写什么哪?”惊我抬头回看,一黑衣保安站于身后台上,面肃而质问。我恼言:“写心中想写,不行吗?”此混账之事乱我精神。掷本于台,愤然斥责不明礼数,乱用威权。责其远离,方有缓转。食面包饮水后又与妻子电语得舒心方拾笔握册以书写。不由得心中想,如此使用所谓安保,真不知何居心。我亦暗想民已笼中之鸡,圈中之豚,看顾之间,还要千恩万谢,不知何以为意于人世。

久坐左上,知山崖土坡间,有防空之洞。恐已被封。然,巡至门前,见洞开灯明,入之极凉生爽。大声回响,使人心欣。因其偏僻,乐于指引众人到此。其余精心布展之馆堂处,因有专责伟人错误之论反衬,略使人心生不快,故而未入。双清墅房之西,一处佛壁驻龛,盘龙镶嵌穹墙,佛像端坐于中龛。两侧楹联:翠竹满庭瞻法相,白云一坞识宗风。此一处集皇龙、佛形与楹联,乃国学人文之集合,看笔迹应为清帝乾隆手法,加之四周有孔窍玲珑之湖石尚存,石刻条案直列,应是精神极致之地。旧有仅存,任清风拂而丽阳照,默然无语,若能言定可诉说少为人知之故事。

游人过处吱吱唧唧,孩童每见物什皆以为毛主席曾坐曾用。想当年建国忙于枢机事务,亦应少有闲散之心,其亦未必遍至双清别墅之所在,且短短数月内城外墅奔走,所能之功应在必须而风花雪月或为后人之腹想。其忙碌之状,可以从其“解放南京”之诗稿之弃留之间可见一斑。今人以为谈笑间双清有趣,当年伟人却是在鞠躬尽瘁。想来香山之于我,倍受属意者应是因为伟人曾居,加之以山闲水魅,然而历史则若光影随日斜,翠鸣闻山中。

人皆匆匆,我独久留。依恋间有些羡慕别墅门前的池鱼。始终可以静享这岁月之无声。院中有高大的银杏树,几棵白皮松,百年柏树,苍劲古柳。我更属意那简朴的藤架,架柱原桩。藤架下,摆放几块刻印棋盘的石头。四周散放几块坐石。棚架上漫枝的是猕猴桃,能坐于其间,作为平民之我,应更合于心趣。然而亦被栏挡,只可旁观,但能立其下亦乐然。

离了双清别墅,到来青轩转了一圈,因无兴趣于此,也就走了。

循径而上,竟遇工作小学学生及家长,寒暄几句,此意味如山风之于人,能遇旧时虽非他乡遇故知,亦是宽慰。戚戚作别,绕于香山寺北,见有山门。中题:楞伽妙觉。右为:风旌不动真乘义,月朗常圆了悟因”

古朴之间有旧岁风韵,入见骑车小童央求家人助力,父言需自强,我言应知利用,才是高明处。劝于其父母,手心手背皆是肉,自助和求助乃能力,需培养。

行走过去,一路侧立高柏白松,青石铺就,东面林谷,西院重楼,颇有世外隐居之意,游人稀少,更可静听山鸟鹧鹄,嬉戏童啸偶和于其中,亦尤别致。

降阶西下,见山腋一亭。有醉翁之制,新油重绘。有人仰于栏凳,绕见面东有乾隆之笔:霞标磴。扁白底蓝字金印。入而仰憩,清风鸟鸣,鹊歌声声,闭目闲身,恍如仙人。栖亭梁有雀飞出入,此地本是鸟山林,人不扰林,鸟不惊心。心神俱静,万念皆消。雀儿飞入为饲雏,余此一卧了然心。梁上啾啾雏鸣,身边阵阵清风。翠润透栏入,日影随山斜。困意袭来,不觉入静。起身时亭中已空空。

雏叫愈烈,鸟飞渐勤。遥想当年小女尚幼,而今已是白发爷孙。想来消夏之处,西山真好。

复向山下,短阶相联,过小白楼、思亲舍,到多云亭。未做停留,折向山下,路边见野生草莓红红小果煞是喜人。食之若几,虽无家乡草莓甘甜,亦是欣喜万分。行几,步入林径。光影之间,土石草木相叠相拥,一派野趣伴于鹊声。林间谷底远下之处,石板铺路,有游人渐多。人声胜于鸟雀之声,方知林路皆有所通。

路边小亭,亭名来秋:楹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似为民国事。穿知松园,老松盘曲需侧支,新绿刚栽为迎游。径边小憩,端看松林,听风摇林涛,鸟唱知音,虽有心再续入颐和园以解心趣,然山风林绿留我驻足。见有赤叶盆种,迎阳炫彩,更觉此日之香山应是醉美。远胜于秋日红叶时,虽有斑斓,亦然枯瑟肃杀。不比今时之春末夏初,光和、叶润、风爽、景明之美。

美哉!香山之此时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