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把人生精彩镌刻在脱贫路上

                            

王翔走了,走得那么不舍。

两年扶贫时光里,沙市区观音垱镇皇陵村户农家,都留下了王翔坚实的足印和温暖的身影,他与村民结下如家人般的深情。

在翁池军家的虾田里,一笼笼鲜活的小龙虾被捕捞上来,丰收的喜悦等待与他分享;文义陆家整修加固后的房子,随时等他来坐一坐,说一说里短家长;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同事们,为他收拾好办公桌,新的事业等待他并肩同行……然而,村民与同事们却再也等不来他的身影。

年初,因病情加剧,推了一次又医院。1月26日,他被诊断出患有脑癌。

王翔和乡亲们共同战胜了贫困,自己却输给了病魔。年4月24日,在与病痛斗争两年后,他还是走了——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39岁。

胸前的党徽见证了王翔当初的誓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退役军人,能参与脱贫攻坚这场绝无仅有的战役,无上荣光。我一定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右一为王翔

4月27日,凌晨5时。市殡仪馆。

家人、同事、朋友,以及10多位凌晨3点从皇陵村出发赶来的“亲人”们,泪眼婆娑,送别王翔最后一程。

“一闭上眼睛,我总感觉他还在我身旁。”同事缪幼平泣不成声,一同在村里扶贫的那些日日夜夜,不停地在脑海里回现。

年4月,从荆监一级公路管理处调至原市公路局的王翔,还没来得及去单位报到,便被组织安排到沙市区观音垱镇皇陵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与缪幼平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

初到村里,王翔迅速进入角色,进组入户走访,与群众交流谈心,摸清贫困底数,了解发展需求。短短一个月,他就跑遍了皇陵村8个村组户人家。

70多岁的熊洪英一直把王翔视作她家的恩人。

王翔在走访看望贫困户熊洪英时,发现其儿子翁池军因脑部肿瘤压迫神经导致精神抑郁,却苦于无钱医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自暴自弃,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现在国家政策好,医疗技术先进,你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王翔一边安慰他,一边反复向他宣传健康扶贫政策,鼓励他积极治疗,医院。

翁池军的心结终于被解开。在政策扶持下,他仅花了多元钱就完成了脑部手术。出院那天,翁池军拉着王翔的手动情地说:“王哥,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像现在这么轻松!”王翔对他说:“你现在病好了,以后要好好生活,还要盘算一下搞个什么产业,靠自己的双手来发家致富,有什么困难我帮你。”

此后,他俩经常一起聊天谈心,规划今后的生活。当王翔得知翁池军想流转土地养殖龙虾时,当即表态:“只要你愿意干,资金的事我来想办法!”

从申请到审批,王翔忙前跑后,四处“做工作”。年9月,翁池军顺利申请到小额信贷10万元,开始龙虾养殖。王翔也时常到田边查看龙虾生长情况。

有一次,王翔发现翁池军的虾田水质较周边几家差,一番询问得知是因为两厢潜水泵功率太小,更换水源速度太慢。有心的王翔偷偷买了一台三厢潜水泵送给翁池军,解决了虾田水质差的问题。年,翁池军的养殖产业初见成效,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创收1万多元,被村“两委”评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怎么不早点告诉我?”4月26日,得知王翔去世的消息,熊洪英几度泪流满面,她在电话里哽咽着“责怪”村委会的同志。

“这么好的人这么早就走了,老天爷你真不该啊!”熊洪英一夜未眠。27日凌晨,她和儿子翁池军赶到殡仪馆,送别王翔。灵堂前,翁池军哭诉着说:“王哥,今年家里养虾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田埂上种的甜瓜也结果了……我有好多话想要跟你说,而你却走了……”

朵朵白花寄哀思,款款深情记犹新。悼念厅内摆满了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低垂的挽联讲述着悲痛,令人心碎,其中一幅这样写道:一腔热血情系扶贫,壮志未酬泪洒皇陵。大厅正中,王翔的遗照,浅浅地微笑着。大家都说,这是他最本色的表情:温暖、坚毅。

王翔这温暖、坚毅的表情,皇陵村人最熟悉。

村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的身患残疾,有的患有精神疾病,村民们都避而远之。可在王翔看来,他们更需要关心、帮助。

周金秀长年患有精神疾病,医院出具的残疾证明无法享受残疾补贴。王翔向朋友咨询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开车带着周金秀往返市精神卫生中心,请医生为她做诊断。周金秀的残疾证明终于办了下来。

“王翔一心扑在工作上,他的疾病早有征兆,却因为扶贫工作被耽误了。”村扶贫专干唐昌琼心中难掩遗憾。

王翔工作期间,遇到村民闹情绪,他便感到头痛欲裂,但还是强忍着病痛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有少数贫困户不理解政策,他便不厌其烦地上门解释。有一次高烧不退、正在住院治疗的王翔,听说要检查扶贫工作时,他立刻拔掉针头,一个人赶到村里继续加班整理核实数据。

年寒冬的一个周末,深夜雨急风骤。正处在感冒中的王翔忙完工作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风雨这么大,七组文义陆家的泥灰墙会不会倒,得过去看看才行。”

同屋的缪幼平拦住他:“外面又是风又是雨,你身体不好,还是打电话问问吧。”电话那头,文义陆报了平安,王翔才安心睡去。

次日天还未亮,王翔就跑到文义陆家查看。“你家这面墙总用棍子支撑着存在安全隐患,得彻底维修一下。”

文义陆儿子生意失败欠有外债,再加上自身年老多病,一时无力筹措住房的维修加固资金。虽然文义陆不是贫困户,但是他家情况王翔一直记挂在心上。

从文义陆家出来后,王翔立即查找各类政策依据,向相关部门为他申请到元维修资金,自己又偷偷塞给他元钱。直到王义陆买来钢筋加固了房屋,王翔才放下心来。

对村民们的困难,王翔总是用心用情解决;但对家人的心愿,他却满是愧疚。

那个周末的寒冬日,也是他儿子的生日。他原本答应儿子回家一起过生日的,可村里临时有事失约了。晚饭时分,王翔在药店打工的妻子还没回家,儿子独自在爷爷奶奶家,哭着打来视频电话责怪父亲不守信用。王翔满怀愧疚安慰了好半天,儿子才收起眼泪。

没驻村前,王翔会经常带儿子外出旅游,陪孩子长见识,父子俩亲密无间;驻村后,他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整理资料,虽然陪伴少了,但心里满是挂念。为了辅导儿子学习,他常常在忙完工作后,通过远程视频辅导儿子做功课,这也成了父子俩日常“见面”的唯一途径。

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档案室里,放着几摞厚厚的扶贫工作手册。

翻开手册,里面清晰记录着该中心每年扶贫工作情况:贫困户姓名、电话、帮扶措施、享受政策以及脱贫时间,内容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皇陵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1户、人。从年5月至年底,每一页信息都是王翔用双脚跑出来、用真情记下的。

市扶贫办在一次扶贫工作检查中,当翻看到皇陵村扶贫资料时,工作人员称赞:“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荆州模板’!”

市公路中心机关结对帮扶干部手中,人手一张精致的“明白卡”。小卡片上详细注明各自帮扶对象的信息。这都是细心的王翔为大家提前做好的功课。

“工作做得好绝不是偶然,背后一定下了真功夫!”提起王翔,中心主任罗学军回忆说,年底调任中心主任时,就有人向他推荐“这个年轻人很不错!”“扎实的工作作风一以贯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王翔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年底,他在年度工作考核表中这样写道:虽然我付出了一年的努力,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有效指导方面,我将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追上群众期待……

王翔在与癌症抗争的2年时间里,癌细胞不断侵蚀着他的身体,思维、行动和语言功能都受到极大影响,但就算躺在病床上,王翔心里依然记挂着三件事:修建通村中心路、建设村文化广场、落实产业扶贫资金。医院看望他时,他总要问问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在王翔弥留之际,他对亲人和同事说,有机会想回村里看一看,希望中心领导能在单位安排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

可是,这两个简单的心愿,却成了王翔永远无法实现的遗愿。

两年的时间很长,王翔在皇陵村的艰辛付出难计其数;两年的时间很短,对于皇陵村的发展历史,如长河一瞬。但是王翔以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担当与奉献,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赤胆忠心为脱贫,沧海一粟亦永恒。

王翔用忘我的拼搏,为短暂人生画出一道亮丽的彩虹!

原标题:《王翔:把人生精彩镌刻在脱贫路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1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