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食安长沙长沙发布

扩转!湖南秋季开学提醒来啦!

你好食安长沙长沙食品安全看得见

无论你是来“网红”长沙打卡

还是在长沙工作生活

食品安全始终是这座城市的底气

“网红”长沙长沙

长沙是湖南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贸易中心,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风光秀美的山水洲城,连续13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跻身“网红”城市。

长沙是一座会生活的城市,今年“五一”期间,长沙迎来“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成为全国旅游“顶流”。万万千千的游人来长沙体验“臭辣甜”的小吃,从臭豆腐、米粉再到糖油粑粑,品尝“热辣”的传统美食,湘菜、小龙虾、火锅等开启在长沙的美食之旅。

美食是“网红”长沙的特色,

食品安全是托起美食招牌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让大家

“来长沙,放心吃!”

从农田到餐桌

食品安全监管全方位

年9月,长沙被列为第二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扣创建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普惠共享、人民满意”为主题,全域推进创建工作,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多年获评A级。

从源头抓好治理

开展土壤污染源、污染地块调查,加强环保联合执法,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市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万亩。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采取种植结构调整、休耕及修复治理等方式净化产地,修复耕地.4万亩次,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21.1万亩。

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

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身份证+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建立农业标准化种养殖基地个,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个。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全过程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先检后收、分仓储存、分类处置”,严格控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用途。加强粮食质量抽查和专项检查,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建成2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烘干能力超过吨/日。

严格监管执法

深入开展“护苗”“护老”“网剑”等攻坚行动和“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昆仑、”等专项行动。开展网格化监管和标准化现场检查,健全监管信息档案,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检查覆盖达%。建立31类食品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措施清单。

构建线上、线下、路上全链条监管

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清退违规餐饮单位。强化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医院食堂、集中配送餐单位管理。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行业集中整治,将原有的73家关停并整合为23家。外卖配送引入标准体系,提升网络订餐监管效能。组织主要外卖平台79家配送站点,开展标准化配送站点创建活动,为食品安全加上一道“放心锁”,解决外卖配送途中的安全、卫生问题。

推进“明厨亮灶”建设

出台《长沙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及远程监管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年)》,大力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建成“明厨亮灶”3.2万家,其中家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已接入全市远程监管平台;强化监控平台运用,适时监看餐饮单位服务行为,发现并整改问题件。创新LESS管理体系,推行学校食堂、中小餐馆后厨标准化管理。出台《长沙市小餐饮“透明厨房”提质工程两年行动方案(-年)》,提质改造小餐饮门店家,全市餐饮业质量安全大幅提升。

加强冷链环节监管

加强冷链环节监管,查处冷链食品问题63起,扣押冷冻品吨。全面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查处违法广告案件54件、违法销售保健食品案件50起,取缔非法营销24起。查处无证食品生产经营作坊、门店个。强化进出口食品监管,截获境外输入不合格食品18吨。今年,湖南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即“湘食链”系统正式上线,全力以赴为产品赋码,以数字化赋能“舌尖上的安全”。

规范“夜市”经营

整治食品流动摊贩和早夜市,设置规范点82个,推行食品小摊贩备案管理、划区集中经营。三年查办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1万余起,侦办食品安全刑事案件起,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余起。加强食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查处食品类知识产权案件起。

规范“三小”管理

出台《长沙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许可和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对小作坊实施分类许可,建立禁止性许可目录。近三年关停取缔“黑作坊”“黑窝点”家。制定《长沙市食品小作坊规范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验收达标的小作坊给予5万元奖励。

开展农村食安专项治理

以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整治使用禁限用农药、瘦肉精、违禁药物和私屠滥宰、制假售假、销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取缔黑作坊个、私屠滥宰窝点个,查扣问题食品6.7吨、生猪及产品64.9吨。

规范农村聚餐管理

针对农村集体聚餐人数多、条件差,易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特点,年1月,长沙市新修订发布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聚餐信息收集、申报备案、现场指导全程管理工作机制,并安排了专项经费对信息收集、现场指导的工作人员予以经济补贴。积极探索“中央厨房+流动餐车+服务公司”的农村集体聚餐服务模式,全市成立农村集体聚餐餐饮服务公司60家,其中“中央厨房+流动餐车”型5家,引导农村集体聚餐服务走正规化、专业化、公司化经营道路,大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五年以来,培训农村厨师余人次,备案指导农村集体聚餐近30万场次,未发生一起较大级别以上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

强化校园及周边治理

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内容,制定《中小学校学生食堂管理实施细则》《中小学学生营养餐带量食谱指南》。辖区内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实现视频厨房全覆盖,每年不少于10课时食谱安全与营养课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护苗行动”,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主体4.5万余家次,责令整改户次,规范引导办证个,关停食品经营单位家,约谈学校负责人92人次。

强化食品安全抽检

新建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个县(市)成立了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建成个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快检室。市、区县两级每年制定食品安全检测计划,建立《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不合格问题食品后处理管理办法》,核查处置各级抽检和外地转交不合格(问题)食品,全部按程序核查处置到位。年全市完成食品抽检5.8万批次,食品抽检量达6.9批次/千人。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健全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监测任务批次,检出风险样品批次,风险检出率17.04%。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医院家,医院4家,-年上报病例例。监测点由原来的26个扩增至个,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及事件监测1.7万例。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每年召开两次全市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形势会商会,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制修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装备建设,举办了国家Ⅱ级食品安全示范性应急演练,开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实战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长沙未发生较大级别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规范处置畜禽产品废弃物

制定《长沙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全市共投入近万元,建成长沙县、浏阳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2个,无害化处理点10个,收集转运中心1个,收集暂存点14个。屠宰企业、肉类加工企业等单位均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签订委托处理协议,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存放以及处理本单位产生的肉类加工废弃物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产品,动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

推行餐厨垃圾集中收运

出台《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投资2亿多元建成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积极推行餐厨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于年建成投产,通过扩容增量和技术改造,现日收集处理能力达吨。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全覆盖收运工作,收集范围覆盖了长沙市六区及长沙县,目前区域内%大中型餐饮、80%的小餐饮共3万余家单位签约实现集中收运,配备餐厨垃圾收集车多台,日回收处理量达余吨,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法制管理、资源化利用”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沙模式”,被评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改革案例”。严厉打击违法收运餐厨垃圾的行为,查办违法案件起。持续推进禁止经营使用散装食用油,通过近年来的整治和规范,经营使用散装食用油的行为基本杜绝,有效堵截了“地沟油”回流餐桌。

推进市场提质建设

将农贸市场纳入“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制定《长沙市便民生鲜农产品供应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居民生活消费“15分钟生活圈”。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改造生鲜市场家、便民生鲜社区门店家。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运用“互联网+”大力发展菜篮子产品和食用农产品基地直供、集中配送、连锁销售等现代经营模式。目前,全市已对接市内外种养殖基地个,建成农产品直销网点0多个、社区直销店多家、集配中心10家。强化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实行监管部门与市场开办方、市场开办方与经营户双向承诺,严密组织资质审验、进货查验、入场检验、留样备验。

推进“智慧监管”

加强“智慧监管”,开发与登记系统对接的食品网格化监管系统,涵盖食品企业日常监管、行政许可、检验检测等多项业务;创新性推出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建立大数据分型模型,精确预警销售白板肉的商户和采购白板肉的集团消费客户,监管上实现“机器换人”,年该项目获评市场监管总局“十大智慧监管”项目。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成25个子系统、个功能模块程序原型开发,企业数据接入家以上。强化“湘冷链”平台运用,家企业在平台完成注册登记及申报,累计流入重量.62吨,累计发放溯源码张。

建立完善行刑衔接机制

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出台《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加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机构和队伍建设,公安、检察机关在市场监管部门设立联络室,建成全国首个行刑衔接食品检验实验室,建立公安部门食药环侦情报研判中心。严格执行“处罚到人”规定,几年来共对9名食品安全违法人员实行五年行业禁入,对14名食品安全违法人员予以行政拘留。

从企业到个人

长沙推动全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1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