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七侠五义具体是谁按武力怎么

说七侠五义就不能不说三侠五义。说三侠五义就不得不说晚清说唱艺人石玉昆的单弦说唱本《忠烈侠义传》。话说,石玉昆早期喜讲公案故事,尤其爱讲与包公有关的公案故事。话说,在清中叶,民间流传有说唱本《龙图公案》。包公被宋仁宗封为龙图大学士。与包公有关的公案故事书就叫《龙图公案》。《龙图公案》主要用市井俚语来记录,文字非常粗糙,让人不忍卒读,而且有大段大段唱词,一般人都不看,直接跳过去。到了嘉庆年间,有人删去《龙图公案》里面的唱词,增饰为小说,改书名为《龙图耳录》。石玉昆讲《龙图耳录》讲得多了,自己也烦了,嫌里面的故事不够新奇、不够精彩,就不断往里面加自己的东西。开始是加小零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小零碎多了,就积累出一大段一大段与包公破案、审案并行的江湖秘事。到了后来,这些江湖秘事开始喧宾夺主,成了《龙图耳录》中最吸引人的东西,包公破案、审案的情节,反而成为了背景。不用说,石玉昆的说唱事业不断攀高,非常卖座,票房一次次突破了自己的期望值。到了光绪五年(),石玉昆决定不再使用《龙图耳录》之名,自己亲自修改润色,定稿印刷发行,定名为《忠烈侠义传》。《忠烈侠义传》里讲述的南侠、北侠、双侠与陷空岛五义士的故事深入人心,这几个人的形象让人挥之不去。人们谈论《忠烈侠义传》,不说《忠烈侠义传》之名,开口闭口都说“三侠五义”。石玉昆受到启发,第二次印刷发行,毅然断然改名为《三侠五义》。近代大散文家俞平伯的爷爷俞樾初读《三侠五义》,大加赞叹,激赏不已。但激赏之余,他认为书名叫《三侠五义》,逻辑不通。究其原因,这南侠、北侠、双侠并不是“三侠”,因为双侠是两个人——丁兆兰和丁兆蕙兄弟。严格的叫法,应该是“四侠五义”才对。而书的后半段,又出现有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这三个仗义行侠的侠士,共有七侠。于是,他大笔一挥,改书名为《七侠五义》,重新作序,斥资刊行,大捞了一笔。那么,这“七侠五义”十二个人的武力排名是怎么样的呢?NO1:北侠紫髯伯欧阳春。欧阳春绝对是《七侠五义》里的“独孤求败”,他从没败过,他使七宝刀,一把宝刀江湖无敌手。小时候读《七侠五义》,看到欧阳春会点穴功夫,看得我目瞪口呆。那欧阳春一伸手,就点了白玉堂的穴道,让自负武功天下第一的白玉堂动不了、走不得,犹如中了孙悟空的定身法一般,定在那儿。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世间有一门如此神奇的功夫——点穴功夫。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