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历史发展脉络四大产区各自风味
普洱茶,这个神秘又古老的茶品,在短短三十年间,价格翻了一千倍。这虽然是非常极端的例子,但从此也可看出普洱茶与其他茶品的不同与其特殊之处。
普洱茶历史发展脉络早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时期,张揖所写的《广雅》一书,就提到了「荆巴间采茶作饼」,这是最早记载饼茶的史料。
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唐朝人喝茶的盛事,尤其是法门氏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茶具,更证明唐朝人有用茶笼来存放茶团。
宋代文人喝茶更为普遍,「挂画、点茶、插花、烧香」被称为「四闲事」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更提到:「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推动「废青团、兴散茶」的政令,产在云南的普洱饼茶团茶,却因地处偏远、政令未达而留传了下来。
到了清朝,普洱茶在雍正年间成为贡茶。乾隆时期更是普洱茶的文化复兴。乾隆有一首诗提到:「独有普洱号刚坚」,以普洱茶作为国礼,送给安南国王,为普洱茶在南洋的开花,播下了一个高贵的种子。
一九年以后,中茶公司在云南设立普洱茶厂,是普洱茶发展的新起点,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勐海茶厂。当时的普洱茶饼,还保留团茶旧制。年代,邹炳良先生丶卢国龄先生等许多专业人士陆续任职勐海茶厂,为普洱茶制定了生产作业和质量控管的标准规范。
普洱茶四大产区布局自古相传澜沧江畔出好茶,云南的四大主要晒青毛茶产区依江分布,由北而南分别为保山、临沧、普洱及西双版纳。北回归线横穿临沧南部与普洱中部,四大茶产区就在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热带与副热带交界处以不同的风土为养分,孕育出各自鲜明特立的普洱茶韵。
保山地区—文明古都的记忆
保山是文明古国哀牢所在地,也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地处低纬高原,其间高山、纵谷与山间盆地交错,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正是形容保山多变的气候,过去都以生产红茶享有盛名。红茶醇度靠丰富的「单宁」成就,同样利于普洱的后发酵茶韵生成,也使得保山普洱日益打响名号。辖下昌宁普洱产于澜沧江中下游,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所产茶质重、滋味甜柔,陈放茶韵后势可期。
临沧地区—普洱天下第一仓
以滨临澜沧江得名,是云南大叶乔木种植最多的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南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温差小,因此辖下茶区众多,所产茶叶量于云南居冠,有普洱天下第一仓称号。临沧普洱茶气饱满、茶质阳刚劲昂,陈放后丰富的果胶质让茶汤滋味更为圆润与醇厚,茶香亦带点酸甜果香味。
普洱地区—万亩密林的气韵
普洱地区自古为茶叶集散地,景迈山万亩古茶园也位于此。混生于原始森林中的古茶树,林间蜜香蔓生,普洱茶树汲取此间山野气韵,茶汤孕育出独有的兰花香,口感清甜、蜜香持久。入口先涩后滑、回甘涌现,陈放后益发耐泡,同时花香持续鲜明。
西双版纳地区—六大茶山的传说
西双版纳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为云南境内纬度最低、年均温与年降雨量最高的茶区,在清代为皇室用茶的生产地。境内涵括六大茶山,其中尤以倚邦和易武最为知名,所产普洱茶前后荣膺清代瑞贡天朝的上品。易武普洱出自大叶种茶树,在特殊风土浇灌下以口感柔顺的「易武味」自成一格。倚邦普洱出自中、小叶种茶树,在有机质丰富的红土上养成秀雅细腻的口感,文气丰富,在普洱世界中别具特色,陈放后滋味质感均重,一展完美茶韵的「香、甘、重、滑」。
推荐阅读:想买不懂买?普洱新手购茶指南:三大茶区特点分析普洱生茶问答:分享普洱茶友常见疑惑普洱茶没那么玄乎:新手三问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