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风景新华社新媒体
龙胜红瑶族服饰制作技艺。黄勇丹摄
新华社南宁7月23日电(记者胡佳丽)在中国知名旅游城市桂林市下辖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服饰是当地风光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农历六月初六,龙胜县龙脊镇大寨村举办一年一度的“晒衣节”,集中展示红瑶同胞的传统民族服饰。这一天,家家户户把一件件红衣挂满吊脚楼的晒排和走廊来晾晒,成为深山瑶寨里的别样“衣”景。
世居在龙胜县的“红瑶”,是中国瑶族的一个支系,因妇女服饰以红色为主调而得名。晒衣节,是当地红瑶同胞除春节外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大寨村所在的龙脊梯田景区,有着“世界梯田原乡”的美誉。依托梯田风光,大寨村当天还举办红瑶服饰加工展演、“红衣定终身”集体婚礼、百名瑶嫂长发梳妆、抬金狗等民俗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龙胜红瑶妇女在晾晒花衣花裙。黄勇丹摄
“红瑶有三怪,头发当草帽戴、手镯当耳环戴、衣服全是丝线带。”盘如帽状的乌发、形状偏大的耳环及丝线构造的服饰,是红瑶民族的标志性特色。其中工序繁复的红瑶服饰,于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红瑶服饰上衫下裙,上衣有锦衣、花衣、青衣三种,裙子分为花裙和青裙两种百褶裙。服装配饰有头巾、肚兜、腰带、围裙、裙摆、绑腿、布鞋等,首饰是清一色的银饰。
龙脊镇黄洛瑶寨村民潘继凤,是红瑶服饰制作工艺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潘继凤介绍:“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包括制丝、纺纱、织布、刺绣、蜡染、挑花等,而刺绣和蜡染还能细分多种。”
红瑶服饰没有图案样式,没有文字记载,全凭口传身授,世代相传。一个瑶妹自幼学习这些繁复的服饰制作,待到出嫁时,才算基本掌握所有的技法。
“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这首民谣,基本勾勒了传统红瑶妇女的前半生。
在楼屋晾晒的龙胜红瑶民族服饰。黄勇丹摄
“红瑶花衣为全手工刺绣,一套衣服要花三年的农闲时间。”家住邻乡白面瑶寨的红瑶妇女龙回娟拿出一件半成品,向记者展示反绣技法,不经摹本,只见一双巧手在背面上下勾勒后,翻到正面,花纹却十分齐整和精美。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项指尖上的非遗技艺,我们每年都举办两三期培训班。”龙胜县文化馆馆长邓龙雄说,近年来,文化馆通过开展蜡染和刺绣传习培训等举措,以“传帮带”形式培育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
前些年,随着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妇女纷纷换装,不再一针一线地耐心缝制衣服,能够熟练掌握红瑶服饰制作全套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潘继凤说:“如今受到旅游开发的影响,外来游客对瑶族服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家才重新拾起绣花针。”红瑶服饰成为黄洛瑶寨民族风情的重要元素,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业同时也滋养着红瑶服饰的生命力。
潘继凤告诉记者,村寨与旅游公司合作,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村民中分红最多者达2万元以上。此外,头巾、手帕、腰带等配饰的出售和整套服装的出租也有数万元的创收。
黄洛瑶寨的年轻姑娘潘杨琴,是将红瑶服饰时尚化的尝试者之一。“为加深游客对红瑶服饰的印象和了解,近年来,寨子里的姑娘们会在一年一度的‘长发节’上组织一场民族服装走秀,将时装潮流元素与传统民族服饰进行自由搭配。”
龙胜有“百节之乡”的美誉,依托传统民族文化这一宝贵资源,近年来龙胜县在每个乡镇重点打造一个特色节庆,越来越多群众吃上了文化旅游饭。
三月长发节、五月开耕节、六月梳秧节、七月晒衣节、十月开镰节等民族节庆在龙胜县各乡镇异彩纷呈,浓郁的民族风情令游客沉醉,而无处不见的,是那一件件红色的民族服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