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枞阳稻花香里,听他们的丰收故事

白癜风恢复 http://m.39.net/pf/a_7935645.html

庆丰收、迎盛会,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经历了疫情反弹和高温干旱等多重考验后,今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广大农民朋友依然喜获丰收,成果来之不易、鼓舞人心,特别是稻田综合种养领域,涌现出一批懂农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在他们的引领与带动下,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丰收节前夕,让我们在稻花香里一同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倾听他们的丰收故事。

方爱春:稻虾共作创品牌

方爱春,枞阳县藕山镇大港村人,现为县龙虾协会会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他身残志坚,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多次辗转多地,积极参加省、县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学科学用科技,闯出了一条稻虾综合种养的致富路。该合作社和方爱春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基地”“渔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示范基地”和“年首届全国淡水虾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养殖能手”“市残疾人自强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年6月,方爱春领头成立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万元,吸纳社员56人。该合作社目前所采用的稻虾共作(轮作)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一季虾一季稻,不用农药、少施化肥,不仅生产出优质水产品,同时生态大米也成了市场“抢手货”。经过可持续循环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成为国家级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场,年繁殖小龙虾苗20万斤、泥鳅苗2.5亿尾、沙塘鳢苗万尾。年6月,该合作社生产的“皖金江”牌龙虾和大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和“首届中国国际智慧渔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方爱春的合作社先后与枞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水产学会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县内第一家安徽省水产学会驻枞阳县专家工作站和服务站,成立了企业科协。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如泥鳅和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克氏原螯虾繁育设施的技术改造。还与县农广校联合,共建农民田间学校和农民教育培训实践实训基地,年培训人次以上,实行“科研+学校+合作社+示范区+农户”的运行机制,并建立核心示范基地余亩。

年以来,合作社还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以及义务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低价虾苗等方式,共带动周边5个村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年养殖收益超过1.8万元,辐射全县8.6万亩稻渔种养业发展。

许明俊:稻蛙共生显身手

金秋时节,在枞阳县官埠桥镇祖农村供销合作社稻蛙种养基地,蛙声阵阵、稻禾粗壮齐腰,一派丰收景象。

年9月,现任祖农村党总支副书记的许明俊成立祖农村供销合作社,吸纳社员4名。10月份建成亩稻蛙种养基地,年3月正式生产,半年后第一批成蛙上市。

该合作社推广“稻蛙共生”生态农业模式,采取绿色种稻,生态养蛙,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黑斑蛙吃掉稻田害虫,蛙粪回田,每亩可生产优质生态水稻-斤、黑斑蛙1-斤,亩收入2至3万元,收入可观。基地常年用工5人,农忙时吸纳当地20人务工增收。实行“稻蛙共生”模式,“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一条生态养殖新路径。

稻蛙基地内因地制宜采用综合种养和水旱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植水稻,配套黑斑蛙养殖,下半年轮种萝卜、芹菜、莴笋等蔬菜,养出的成蛙每只在7钱至1两左右,而生产出的稻蛙米更是绿色环保。养殖上除使用必要的青蛙食物外,不再进行任何的药物施用,真正打造生态养殖的循环链条。

作为高素质农民,不仅要会种会养还要会卖,既要高产也要高效。许明俊从年下半年开始,就利用小视频宣传介绍立体种养模式,宣传家庭农场里的生态农产品。他切身体会到短视频平台推荐农产品功能的强大。年8月底,他的农场基地需要改造升级,4只老鹅需要出售,于是利用培训所学到的拍摄、剪辑知识,制作了一段小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到半小时,点击量就突破2.3万,半小时内就有五个人询价,最终以4只老鹅元的较高价格成交。同时通过介绍稻田水产品和冬闲田有机蔬菜,又获得了额外的订单。

面对未来,许明俊信心满满:下一步合作社将通过“基地+农户(脱贫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让农村全景再现儿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景象。

鲍恩友:稻鸭共养领头人

鲍恩友,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人,曾就读安徽省示范高中——浮山中学。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懂事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干活。年,为了改变家庭状况,鲍恩友高中没毕业就外出经商。由于他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生意越做越兴旺,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年,鲍恩友回家过春节,目睹家乡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经商务工,大片田地闲置,倍感痛惜。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春节后留乡创业,从事种养业生产。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与周边群众商议签订好了土地流转合同。开始时由于经营规模小,又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上缺乏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收效甚微。

通过查阅种养业相关资料、到农技部门咨询、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等途径,鲍恩友终于有了清晰的思路:进行规模化种养,他选择了土壤肥沃的杨湾大圩,与群众签订长期合同,流转田地亩,承包养殖水面亩,种植优质杂交稻、紫黑稻等品种。先后投入资金48万元,建成平方米的育秧工厂,购置了大型收割机和旋耕机等,实行机械化耕作。

年,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鲍恩友创立亩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通过有机肥,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刺激水稻植株分蘖,生产出无公害水稻和媒鸭产品。每亩节约人工、农药等成本约元。他种植的优质水稻年均亩产在1斤以上,且产品销路好、价格高。目前,鲍恩友的“稻香家庭农场”种养面积达亩,年销售收入86万元,平均纯收入超过25万元。致富不忘乡邻,在他的帮扶带动下,周边有36户通过发展种养业走上了致富路。

鲍恩友先后获得铜陵市农民创业带头人、铜陵市首届乡土人才(种植能手)等荣誉称号。年,他的稻香家庭农场被认定为“枞阳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需要的是这些有理想、懂农业、爱农村、有文化又有专业技能、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以方爱春、许明俊、鲍恩友为杰出代表,在全县位规模稻田种养新农人的引领与带动下,目前全县共有户农户,通过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增收致富。

来源: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吴福成何华彬

编辑:孙晓敏

审核:昂禹豪朱江辉黄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