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知识探秘贯珠数图
陈抟在《易龙图序》中说:“天之垂象,的如贯珠。”这里说的“贯珠”指的就是贯珠数图,非常形象。我们今天看到的河图洛书都是贯珠数图。白色的珠为阳,为奇数;黑色的珠为阴,为偶数。把珠子用线串起来,就是贯珠数图。
陈抟一旦受到河图洛书中贯珠数图的启发,开始用这种方式来解释《周易》。甚至八经卦用贯珠来体现也是另外一种体验。阳爻用一个珠,阴爻用两个珠,阴卦用黑珠,阳卦用白珠。下图就是用龙图表现的八经卦。
陈抟的这种表示法比较巧妙,把数直观地体现在卦中,但是没有得到后世人普遍认可,终究不如伏羲用玄(绳子)方法表现卦更高一筹。玄为一段绳子,兹为两段绳子,索泛指绳子。所以,古人用一横,代表玄,代表天,为阳爻;用一个中间断开的横,代表兹(古人写作滋),两个玄,代表地,为阴爻。所以,玄为一,兹为二。古人说“八索九丘”之索,就是八卦之意。
虽然陈抟贯珠数图表现的卦很少有人使用,但是用贯珠数图来说明解释易卦中数,别开生面,而且义非常容易理解。例如:我们知道,古人认为10以后的数都是前面数的重复,那么15这个数是5的重复,还是6的重复。如没有河图洛书真的很难说清楚。如果想简单明了地搞清楚卦数,陈抟的龙图是不二选择。周文王得到伏羲易卦之用,所以研究文王卦的人会认为15是6的重复。河图是十,最大是10,出于自然,属于先天,所以15是5的重复;洛书是九,最大数是九,属于后天,所以,在后天来说,15是6的重复。
五行数在河图上看一目了然,几乎就是五行数的布置图。北方为1和6自然对应五行水;南方2和7自然对应五行火;东方3和8自然对应五行木;西方4和9自然对应五行金;中间5和10自然对应五行土。在河图中明显看出,每个方位的五行都是由一个阴数和一个阳数组成。这说明阴阳合在一起镇一个五行。北方一六镇水;南方二七镇火;东方三八镇木;西方四九镇金;中央五十镇土。如果镇五行之体的阴阳两个数融合,却有新的法则。东方三八之和为为11,11为1的重复,所以1为水;南方二七之和为九,九为金;西方四九之和为13,13为3的重复,所以3为木;而北方一六和中央五十需要移形换位,才符合实际,或者说才应验。就是说中央五十和北方一六互换位置后,就符合真实情况。为什么要移形换位,江永在《河洛精蕴》中做过解释,此不赘述。按照移形换位,北方五十之和为二十,二十是十的重复,所以十为土;中央一六和为七,所以为火。
我们把从一到十改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则上面的意义就改变为:甲己镇北方之水,合化为土;乙庚镇南方火,合化为金;丙辛镇东方木,合化为水;丁壬镇西方金,合化为木;戊癸镇中央土,合化为火。合化成功,则甲己为中正之合;乙庚为仁义之合;丙辛为威制之合;丁壬为淫匿之合;戊癸为无情之合。
我们祖先伏羲的智慧最早用数来解读的文献是《老子》,但是,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太不具体,千人有千个理解。歧义出现在三,“三生万物”非常难理解。解密“三生万物”还需要不同传承线索来印证。例如:邵雍认为:天生于子,地生于丑,人生于寅。子为一,丑为二,寅为三。这里,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万物。所以,万物生万物,人类就是自己生自己。这种理解简直没有什么知识可言。相信老子有自己的合理解读。
伏羲认为:天地交,然后由地生万物。我们生存的世界,正如孔子所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如果从表面上看,孔子比老子所演绎的世界起源更靠谱。但是,有了陈抟的易龙图,人们才明白,老子写的是先天世界,孔子眼的中是后天世界。当然,孔子的视野中,不只有后天的世界,按陈抟所说,孔子看到了易龙图未合之序,也知道今天易龙图已合之序。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被伏羲画在他发明的六十四卦中,但是在我们中国人传承过程中走了样。看看历代的易学文献,五花八门,已经没有人知道谁是真传了。如何证明谁真正得到了中华民族易学真传,只有看这个人是否有真正本事了。例如:诸葛亮可以设八阵图,岐伯可以演绎出《黄帝内经》,伯益可以写出《山海经》等等,他们都具备超出常人千万倍能力。历代所有思想家,和所谓哲学家是不可能得到易学的真传。他们都是自悟的,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未必需要真正精通《易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