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行之意大利站米兰对于游客来说,这是

欧洲旅行之意大利站:米兰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个柔媚的城市

米兰:完美的世界

抵达意大利的第一站是米兰,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个柔媚的城市。英语中millinery(妇女的头巾、帽子)源于米兰的英文译名Mian。这两者之间的渊源已不得而知,也许是米兰当年的手工纺织业发达,不过这样巾帼的柔媚仍然至今延续着同意大利其它城市一样,米兰城中教堂众多,每个城市中的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城中最大的一座称为杜奥莫(Duomo)。杜奥莫教堂久负盛名。

它位于米兰市中心,长米,宽66米,面积1.17万平方米;个尖塔,是典型的哥特式布局;尖顶上伫立着《圣经》个人物的雕像,每个都有近一人多高,看起来仿佛石头树林悬在半空,怪不得米兰大教堂从处看那样“茂盛”;长拱形的铜门有十几吨重;置身其中,顶棚仿佛苍穹一样高悬头上,抬头仰望,极易让人想到,那便是天堂所在;杜奥莫教堂地面是华丽的彩色大理石,一些圣徒的遗体便掩埋在下面,出于敬意和礼貌,人们走路时格外小心,唯恐惊扰了安睡的灵魂。大而长的窗户嵌着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七彩夺目,仿佛天上人间的光耀美丽间间忏悔星里,慈祥的教士倾听人们的心声,为信徒们医治心灵的创伤。

这座历经5个世纪才建成的教堂,在落日的余辉中呈现灿烂的金黄色穿过杜奥莫广场,穿过鸽子的迎宾仪仗队,便进入伊曼纽尔二世走廊拱形玻璃的连拱廊,于年完成,天花板附近的绘画,人行道上马赛克的图案均很精致,两侧的店铺聚集在玻璃顶棚下面,浑然一体。据说这创意的设计者为自己的作品而陶醉,认为它举世无双,不愿看到第二件能与之媲美的佳作,于是他从自己心爱的建筑物上跳了下去,把独一无二的完美留在了心中。

在伊曼纽尔二世走廊中心的地面上印着一只母狼的图案。通常游客站在这里一个一个试着用单脚踏在母狼的乳头上,自转三圈,传说这样就能成为意大利最受欢迎的人。那母狼养育了古罗马的祖先,据说台伯河边的古国亚尔尼龙伽国王有个弟弟叫阿穆留斯,篡夺了他哥哥的王位。

马尔斯(Mars)使阿穆留斯哥哥的女儿怀了孕,并且生下一对孪生兄弟。听到这个消息,阿穆留斯让奴隶将双生子扔到台伯河去,以防止他们长大后复仇。这对婴儿被一只母狼奇迹般地救上了岸,母狼用自己的奶喂养他们。牧羊人搭救了长大的兄弟俩,并给哥哥取名罗慕路斯(Romulus),弟弟勒莫斯。牧羊人把那段悲惨的身世告诉了他们。后来,兄弟俩杀死了阿穆留斯,建立了新的城市,公元前年的4月21日以罗慕路斯命名了这个城市国家。罗慕路斯,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古罗马,即意大利的祖先。穿过这条通道,就来到的斯卡拉广场,直通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尽管没有演出,但进去一看,仍有“大音无声”的震撼。歌剧院呈圆形,装修十分豪华,一色的红地毯,衬托着高层的金色包厢。

在圣玛利亚修道院斋堂墙壁上的那幅《最后的晚餐》堪称“镇院之宝”。西方人对数字“13”的恐惧就源于这幅画中赴宴的人数13。

安详中的黯然神伤,犹大故作镇静的惶恐,圣徒们或紧张,或忧虑,或疑心,或激愤,神态各异。以耶稣为中心,两边各6个人,有的突显,有的退后,错落的布局使对称的画面充满了动感,毫不死板。再好的颜料也很难抗拒年的风雨,更何况人为的侵害,据说当年拿破仑的士兵曾把13位就餐者当成靶子用泥弹射击。现在,每隔一些时候,意大利政府就要“抢救性粉饰”。游客常常只能见到一挂白布—晚饭吃完了,只剩下餐巾了。

维罗那:爱是不能忘记的

这座位于米兰和威尼斯之间的小城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从米兰乘公共汽车即可到达。

全城只有25万人口,维罗那像村镇一样安静、普通、小巧。议会厅前的小广场代表了传统布局:塑像、草坪、喷泉。

议会厅旁边是维罗那阿雷纳古剧场。又是一座圆形建筑,起初以为是座荒废的古堡,后来才知道,这里至今每年夏季都有露天音乐会,情调之意大利歌剧的朋友不妨可以选择这段时间到此一饱耳福。

绕过古剧场,进入了在维罗纳市中心埃尔巴广场附近的卡佩洛大街说是“大街”,实际上不过是条小巷,两旁房屋遮住了阳光,投下一片阴影,石墙上附着青苔,湿漉漉的,好像进入一个鲜有人知的世界。这条街27号院,便是朱丽叶的家:青藤爬满了这座两层小楼,绿荫随风伏动,荡漾着爱的波澜。大理石凉台却早已没了伊人的倩影,“风波总被雨大风吹去”……不过被风雨剥蚀得斑驳破旧的墙壁上写满了爱的寄语,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日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国度,却有着相同的感悟,狭小的院落怎能抑制爱的宣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16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