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龙里格龙
徐丽红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
龙里
微课
格龙
一
教材分析
歌曲《龙里格龙》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演唱歌曲。该曲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后经朱良镇改编的合唱《流水恋歌》中的选段。曲子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歌词“龙里格龙”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曲子为4/4拍。全曲主要由丨丨这一主题旋律构成,第二句旋律是这一乐句向上方四度的模进,情绪活泼、欢快。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京剧艺术文化了解比较浅,音乐基础技能中可以准确听辨歌曲的情绪,学习了休止符、延音线、跳音、顿音等音乐要素,乐于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对合作探究的活动和自主探究的活动比较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京剧传统文化的喜爱;在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表演中、演唱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2、采用情景创设、视唱、演示、比较、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演唱、模仿、表演中,创造富有自我特色的京剧音乐活动,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3、学生学会演唱两个声部,尝试合作完成二声部合唱;初步了解西皮唱腔的特点,掌握京剧文化中的“唱念做打”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知识;学会延伸、自主探究课外相关京剧文化知识的学习,如流行的京歌、互联网和AAP线上一些学习软件等。
四
教学重点
学会用京韵的技巧和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活动,表现出歌曲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味。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引出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京歌--《龙里格龙》,龙里格龙是京剧西皮唱腔。
1、初识《龙里格龙》作品背景;
歌曲选自合唱《流水恋歌》,该曲属于戏歌体载。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养编写。
2、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初听歌曲,动画MV中的花脸卡通人物,是京剧的行当中的净角,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让我们通过今天的音乐课,进一步用京剧行当中生和旦的演唱特点进行学习,接下来请跟着老师的钢琴弹奏演唱歌曲旋律。
二、新知授教
1、跟钢琴,分声部学唱旋律;
2、注意休止符和反复渐慢处的演唱;
3、跟伴奏,分声部演唱歌词;
4、强调京剧中韵味来自于儿化音,念好“龙里格儿龙”中的儿化音;
5、跟伴奏,二个声部合作;
6、注意歌曲中,力度记号的演唱和休止符的地方;根据歌曲的音乐特点,联想戏曲表现的场景;
三、拓展知识
1、请学生化身京剧生、旦角色,设计表演动作,演一演;
2、京剧中有趣的伴奏乐器;
(教师通过动画引导学生探索京剧乐队中的伴奏乐器)
师:主要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武场是京剧中的打击乐,武场四大件:板鼓、大锣、铙钹、小锣。
3、让学生把手上的笔、书本,变成京剧小打乐器,玩一玩;
四、总结延伸
师:中国京剧国粹,拥有其独特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剧目繁多,流派纷呈,表现力十分丰富。如今,更是流行起加入京剧元素的现代歌曲,如《新贵妃醉酒》、《梨花颂》这些类型的京歌。期待大家喜欢和传唱更多的京歌和京剧。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下载《京剧大比拼》、《戏曲大全》等学习软件,学一学,玩一玩吧!
七
教学反思
近期,由于惠州大亚湾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区实行线上教学,在四年级线上音乐课堂中,我采用了这节微课给孩子们上课。课后,通过家长的聊天回访中得知孩子们的线上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对师生真人出镜,感到非常有趣,打破了陌生感,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提高了线上音乐教学质量,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其中,趣味导入,呈现上音乐课情景,激活了学生的热情。
在教师进行示范演唱或演奏时,总有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这个时候,微课就能缓解这一局面,既将课程的重点用微课视频集中展现,重点突破,又可以把知识的重点探究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微课中出现学生真人出镜,更让孩子们觉得亲切、欢快。因为认识的同学上镜了,学习主动性也被激发到了。他们会认为,身边的同学可以做到的,他也能做到的心理。微课不仅缓解了我的教学压力,另外,也提供给学生们一个自学性和操作性的平台。在《龙里格龙》的微课中,我将京剧文化延伸,从教材内容延伸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的乐队有哪些乐器?含有流行元素的京歌等,让微课做到“行走的课堂”,学生不仅在课堂得到知识的延伸,同样也可以在课外观看,他们还下载我推荐的京剧学习软件,做到玩中学,学中玩,进而去发现京剧艺术的广阔天地,创设微课,提高了我的音乐教学质量。
——THEEND——
供稿:周巧玲
编辑:高萌萌
审核:徐丽红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