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想要做到画雅比画俗难上
很多时候,在欣赏中国画的时,经常会听人提到“匠气”、“俗气”等语汇,这些词汇属于雅与俗的范畴。在古画论里如清代邹一桂的《小山画谱》中,有“画忌六气”的说法,那么,六气到底是哪六气呢?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着花衣花裤等,见之后令人作呕,也叫做庸俗气。二曰匠气。也叫市井气,无笔法或墨法,虽工艺细但无力无韵,比如工艺品中的画面一般,非常甜俗。三曰火气。也叫霸悍气,指用笔剑拔弩张,看似苍老,习气纵横,着色艳丽。曰草气。也就是草率气,急躁求成,油滑而草率,笔墨漂浮,粗而不雅。五曰闺阁气。即线条软弱,绵软全无,如妇女描花。六曰蹴黑气。即污胀气,不知理法,无知妄作,远近不分,层次不明。总而言之,以上所提均为“俗气”。按新的含义,以上所指都是从审美条件出发的,犯了六气的,最低限度也是格调不高。《学画浅说》里指出:“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市俗气下降,学者慎之。”“俗”与“雅”是相对应的,在古画论里,反对俗的同时就是提倡“雅”。下面来介绍一下有几种雅:一、高雅。古朴天真,毫无色相。二、典雅。布局有法,行笔有本,有变化而不离规矩。三、隽雅。平原疏木,远岫寒沙,笔墨无多,而其味无穷。四、和雅。神恬气静,躁妄之气,见之顿消。五、大雅。集前贤各家之长,而自成风度。郑玄《周礼注》曾提到:“雅,正也。”在文人画论中的所谓“雅”,涉及到画家的艺术风格,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画家的思想、意境与审美标准。当年在法国沙龙上,徐悲鸿获了奖,老师达昂对他说:我教学生不是为了获奖,我的学生将来做大事,要有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去迎合某些别的东西,迎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俗气。所谓的“雅”是必须要有自己特有的东西,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有很多人多题了几个字,觉得很了不起,自以为很有文化。画家要靠画作来说话,不是随便题几个字就能证明什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对“俗”字含义的理解,这里仅针对“庸俗”而言,绝不是指“世俗”,更不是指“通俗”。如果平凡的、常见的事情就是俗气的,那么吃饭最为俗气,更加是俗不可耐了。但吃饭又大有学问,在吃饭中有文化。除了为生活必需、生命的延续的所需要以外,还有许多的精神内涵在其中,就看我们怎么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观察了。当年那些所谓的文人、画家都不接受齐白石,说他的诗是“薛蟠”体,说他没有文化,更没有很深刻的道理。在那个时候,那些秀才、举人、老爷,甚至是一些教授,都不愿和他坐在一起,说他只是个木匠,木匠哪有什么文化?这实际上是对艺术本质的不了解。齐白石的画是对生活的自然的流露,也是他对生活理想的感情升华,他就是这样把平常的东西说出来,用非常口语化,非常民间,非常淳朴的语言。后来通过事实证明,现在齐白石已经得到大众普遍的承认,他由过去的平常变成现在的高深,由“俗”变成“雅”了。唐时王维最早开创了今天的水墨画局面,并且提出了“诗中有画”的理论。他的诗能让人感觉出画的意境。实际上每一张画,只要是好画,都有诗包含其中。就像我们常说“画要有意境”,意境就是诗。可以理解成小桥流水,轻歌曼舞,也可以理解成史诗、记事诗。还有许多反映生活中多画面的东西,不仅仅是云淡风轻。诗本身就是生活总结出的精华,画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为了作诗而作诗,为了作画而作画,就非常做作,非常勉强。不是让观众自然地看到,而是特意添加比较做作的内容,为了让画里面有诗,没诗也要凑几句,以为这种就是雅气,实际上酸得很。什么叫“画中有诗”?本身就是对生活中精华的提炼,画作本身就是一首诗。如果做人也如此俗不可耐,针尖麦芒,斤斤计较,那还能作什么诗?为了作诗特地做出来的东西叫什么诗?平常生活中也有雅俗之分,关键要有自己的文化认识、时代精神。古代的音乐也有雅、郑之分。论文章风貌时,以雅为首。刘勰的《文心雕龙》列举八体,首曰:“典雅”。自从文人画兴起之后,雅正、雅淡渐渐形成了士大夫的政治态度、处世哲学和人生修养,而“雅”更成为儒家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那些从事文人画活动的文人士大夫们,因其生活爱好、艺术修养和审美标准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雅俗观,认为民间画工,皆为俗流,认为只有“清雅”才是符合儒家的平淡,把绘画当成一种闲情逸致,追求一种淡泊、简古、超脱世俗的东西,所以作画是出于“雅兴”,要求作品具有书卷气,始见“清高”、“绝俗”,这是由于当时文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儒家思想、艺术修养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局限性。我们来欣赏一下敦煌的艺术,了解一下唐朝的艺术,回忆一下元代的永乐宫壁画,它们都是色彩非常浓烈的,那为什么我们把它们认为是很高雅的艺术而不是很俗气的艺术呢?因为人们往往喜欢远的东西,对于近的东西反而不那么容易去接受。但是还有很多近的东西,在生活中也很容易被接受,比如故宫,那些雕梁画栋,红砖碧瓦,从来就没有人认为那是不好的、俗气的东西。是不是粘上了皇家的色彩就会让人觉得高雅呢?其实不是的。正如罗曼*罗兰说过:艺术的第三忌,是粗制滥造。人们对艺术评价的好坏,就如同大浪淘沙,经过会慢慢沉淀,最终会形成一个真正的标准。如果随意地点点画画,就认为是了不起的艺术了,那就成了最俗的东西了。千篇一律、重复别人的作品、重复自己的作品,甚至醉心于权势名利,那当然就是俗气了。清代画作里还提到过三种“雅气”:其一庙堂气,气势磅礴,落落大方,庄严肃穆者;其二书卷气,恬淡冲和,清高绝俗者;其三山林气,出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者。当然,所有的历史都应该映射到当代,所有的艺术品应该反映当代精神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时代的代表作品和代表精神。艺术的雅与俗从根本上来讲,都要有自己的语言,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任何艺术都是对生活中精华的提炼,并且能够做到与众不同。画作不同于诗歌,诗歌不同于历史,历史不同于文学,不同的门类有各自的特点,是根据个人的体会创作出来的。如何在前人的成功基础与当今时代社会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而且这种语言不能平庸,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重复,这时的你,就离“大雅”很近了。
上一篇文章: 假面骑士重绘,逢魔龙皇霸气无双,月读 下一篇文章: 神奇宝贝真实画风超梦变外星生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