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中心幼儿园仕桥分园携手抗疫文明祭

清明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时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8

廿六

29

廿七

30

廿八

31

廿九

1

愚人节

2

初二

3

初三

4

初四

5

初五

6

初六

7

初七

8

初八

9

初九

10

初十

清明节传统习俗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农事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携手抗疫文明祭扫

清明节

一、文明追思,绿色祭祀

倡导师生与家长们共同坚持安全、低碳、文明祭扫方式,采用居家追思、网上祭扫、书写寄语、鲜花祭扫等绿色环保方式怀念逝者、寄托哀思,不焚烧纸钱、不燃放鞭炮,推动清明祭扫由“重形”转向“重情”。

二、科学防护,避免聚集

倡导师生与家长们清明期间坚持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防护。教职工与家长们要及时转告县外亲朋好友不跨省跨市回乡、不跨县区祭扫,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三、缅怀英烈,红色传承

1.积极参加“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祭英烈活动,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