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凤还巢正在悄然上演
元乡人——95后新新农人、元宇宙里的原住民、元宇宙里的新农人、元宇宙里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与其他新农人相比,元乡人都是95后的年轻人,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高涨,对乡村农业发展的眼界更加开阔,他们不仅能吃苦,而且善于在劳动中总结先进经验并加以利用,他们返乡投身于农业,给乡村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激情和技术,让农业的发展更加充满希望和未来。
农参特开设“元乡人”栏目,专注于元乡人研究,一起探索未来农业品牌的发展路径。
庆丰收,迎盛会,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自年设立以来,今天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上下,共享丰收喜悦。
作为节日主角,“农民”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延伸、丰富,青年农民、新农人、新新农人,瞄准乡村振兴重大机遇回乡“务农”,现代版“凤还巢”正在悄然上演。
谱新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浙江长兴吕山乡是中国湖羊之乡,95后王晨晨完成学业后,回到家乡养羊,当起了一名“数字小羊倌”,这个羊倌可不简单,一个人可以养头羊。
她所工作的地方,是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养殖场内的数字化设备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通过大数据平台,王晨晨可以看到羊舍内的数量情况、饲料情况、温度情况,包括空气内的湿度、氨气、硫化氢气体含量都可以数据实时监控。自动化调控让养羊变得时髦,变得专业,养出来的羊也更加优质,从基地出栏的湖羊要比市场上其他湖羊价格高30%。
除了“羊倌”,还有“虾王”,年毕业于湖南工程学院的刘志鹏,看到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田心坪村合作社招募“养虾大王”,怦然心动,毅然辞去园林部门工作,开启了回乡养殖荷花虾的创业之路。为了解决供氧问题,他四处学习,根据小龙虾的生长环境要求,引入了最先进的底部微孔增氧技术;为了缩短小龙虾饲料喂养时间过长及水质污染问题,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第一批引进无人机给小龙虾投喂饲料。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刘志鹏也完成了养虾小白到养虾大王的进阶,创业第一年养殖场的收入就达到了多万。
而在浙江绍兴,作为家里唯一会开插秧机的“农机手”,95后朱梦黎毕业后回到家里“继承父业”,种起了水稻。但是不同于父亲的传统种植方式,朱梦黎很早就意识到机械化的重要性。从学会用插秧机开始,朱梦黎就对机械化的高效率着迷。
“机器换人”的效果立竿见影:以前农忙时日薪四五百元只能叫到两三个工人,而且每天只能完成一百亩的工作量。现在通过机械化覆盖,一架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三百亩的工作量,极大节约了成本。现在拥有亩水田的朱梦黎,手握高科技,人不用下田,农活就已经完成。
会种地,更要“慧”种地。农牧产业升级跃迁的背后,是一批元乡人创新创业的奋斗故事。他们善用科技,从规模化生产、管理的视角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潜力,懂运营、懂应用、懂管理,积极围绕市场配置资源,实现更大化的效益产出。
创新高:电商大有可为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一批电商人才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在全国各地发光发热。
21岁的何爽,有着一个响当当的称号——石榴姐,而这个石榴,指的全国有名的会理石榴。年直播电商还刚刚起步,何爽就看到了大商机:“虽然空姐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在义无反顾辞职回到家乡后,何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因为没有运营电商的经验,店铺订单体量不大,供应链也不稳定,何爽吃过很多苦,期间被坑过两次。靠着肯吃苦,肯下功夫,有热情有干劲,不服输的何爽每天拿着自拍杆在果园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由于貌美嘴甜、热情大方,何爽很快就在互联网上拥有了大批粉丝。年,何爽销售石榴万单,收入万元,年全年销售额超万元。年,何爽公司建成了平方米的冷链仓储物流一体化中心,新仓库实现全程流水线标准化分拣,大大提高了供应能力,为会理石榴及当地其他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历过年汶川地震的“阿坝小王子”王光强,为了助力汶川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把目光投在了直播带货上。他先在抖音通过分享与女友相恋5年的秀恩爱视频积累了百万粉丝,年在抖音电商直播带货。优质农产品搭上网络直播带货“顺风车”,让王光强的带货走出了“加速度”。年,王光强在抖音电商卖出20多万份青稞类食品,为这种原本滞销的粗粮打开了销路;同时,汶川出产的青红脆李和糖心苹果也在他的直播间打响知名度,一年卖出30多万斤。
通过互联网+电商思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元乡人还有很多,比如“云南小花”马玲敏,她注重品质,对粉丝负责,历经3年,积累了万粉丝,将云南很多贫困山区的小黄姜、沃柑、石榴、红糖、蜂蜜、人参果、苹果等30多种滞销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互联网老江湖李诗宣,带领年轻的电商运营团队,已经在当地先后带动10多家养殖场、屠宰厂、加工厂加入到电商阵营中来,仅年就累计销售牛肉、猪肉、贡梨超过1亿万。
与父辈相比,元乡人更懂互联网,更懂电商,善于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善于运用电商与冷链物流,懂得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合力创业,依靠电商帮农村解决了产业规模小、力量弱、资金少等问题,赋予传统农业全新活力。
添新色:乡村各美其美
24岁的元乡人龚庭杰,在家乡白鸭垴村里,用艺术画出了属于乡村的新时尚。湖北的白鸭垴依山傍水,橘林成片。“清江拉纤”“围炉夜话”“小榨工艺”“清江放排”……这些白鸭垴村的集体记忆被龚庭杰陆续搬到村里的墙上,化为五彩斑斓的墙绘,不仅给村容村貌添了色彩,又勾起乡亲们的回忆。
在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的左步村,95后徐家杰牵头创办的“左步书屋”,兼具艺术性和创新性,在整个周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很快便赢得了周边村民和住户的信任,越来越多的游客亲自体验过书屋,了解了书屋,书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年,南朗镇稻田音乐节在左步村举办,村子声名鹊起,文旅事业愈发红火,左步村逐渐成为“网红村”,而左步书屋则成了网红景点里的网红,打卡圣地中的圣地,“去玻璃书屋打卡”成了来游玩的时尚,从广州深圳远途而来的旅行车辆停满周边,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接待需求,徐家杰不得不充分利用户外空间,扩大业务范围,把天台、露台等场所也逐渐建立起来,让游客和读者们尽兴而归。
而95后安旭则选择接手了家传的木工手艺,以实际的木工作品展现着自己对乡村、对艺术的理解。他自学榫卯结构,查阅资料,借读古书,学习各种木工技术。思维活跃的他创作了橱具柜台、门窗床椅、戒指鞋子、相册挎包、行李箱等。年,安旭的木质“嫦娥五号”被央视点赞。年,安旭的木质“木牛流马”轰动抖音平台。年,安旭亲手造的“纯木楼阁”震撼全网。全网粉丝已突破0多万,点赞总数达一亿、播放总数达三十多亿次观看,两年以来,安旭收入40万,上架了百件木艺品,人称新时代的鲁班。
乡村为何需要美?一方面,对美的向往成为农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有力表现,也为农民奔向美好未来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农民的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也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一起提升,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发展和双向迈进。艺术让乡村重新变得有烟火气,一批批年轻人通过自己的画笔、工笔,描绘着全新的美丽乡村。
元乡人,为乡村焕新颜
如果说以元乡人为代表的青年农民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技能,那大概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和敢为人先的行动力,也可以形容为“八懂”:
懂政策。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