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前沿室内装修7大质量通病问题解

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里买房子定居了,有的人喜欢把房间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有人则喜欢直接拎包入住,不想太麻烦。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要想住的舒服,精装修时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就必须预先处理好。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七项室内精装修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学会了就能省大钱!分享内容主要包括:

1.卫生间异味;

2.卫生间门口地板发霉、返潮;

3.墙面石材及墙砖施工质量通病;

4.软硬包安装;

5.开裂;

6.变形;

7.踢脚线起拱、断裂。

01.

卫生间异味

卫生间是室内最为重要的功能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异味。卫生间异味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地漏密封不严,导致下水道的异味通过地漏排出。而地漏又分为干区地漏和湿区地漏,虽然都是地漏,但返味的原因却有很大不同,一起看看。

1

湿区地漏异味

问题分析

按照标准,排污管(马桶使用的那根管道)和排水管应该是分离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大一部分住宅楼排污管和排水管最后汇入一根总管道,这样排污管的臭气便可以通过排水管从地漏散发出来。

解决办法

1)设置存水弯

有人担心地漏设置存水弯可能存在堵塞问题,实际上容易堵塞的是马桶,地漏处很少出现堵塞现象。地漏处能够造成堵塞的异物只有头发,而头发一般都被排水盖板和拦发网过滤了。

2)配备回气管

为了保证水封功能正常的发挥,会在排污管和排水管的汇合点之后加一节回气管(通过垫高的方法使这一节管道只有空气)。这样排水管内的气压一旦发生变化,回气管中的空气立刻就补充进去,存水弯中的水就不会被吸出,水封就会一直有水而不会有异味了。

2

干区地漏异味

问题分析

GB-(年版)第4.5.7条“厕所、盥洗室等需经常从地面排水的房间,应设置地漏”,对于不经常从地面排水的房间,就不必设置地漏。像淋浴间,经常有排水,不断补充地漏存水弯水封,这样才能隔绝管道内有害气体或异味进入室内。而干区地漏,比如:阳台、厨房、卫生间干区就属于长期缺水、偶尔冲洗的状态。由于得不到补充的水,水封就会干涸,最终沦为一个出气口,不断排出异味。

解决办法

▲接淋浴地漏

▲接洗手盆下水

1)就近将淋浴间排水支管或洗手盆支管接入地漏水封,使水封能够及时得到冲洗,有效防止水封干涸失效。对于接淋浴地漏还是洗手盆下水管,主要看哪里比较近,方便接管。

2)干区用T型地漏

T型地漏的排水通道是直通式的,排水量大,杂物会和水流一起冲的干干净净,不会堵塞,但存水量少。虽然T型地漏存水量少,但冲洗时的水压能使地漏在排完水后自封,靠机械连接达到了防臭的目的。

▲T形地漏

如果干区本身排水少,用了深水封地漏,存水弯中的水干了,就没有密封效果,臭味就封不住了。倘若装修完成没办法改了,就直接换地漏吧!

02.

卫生间门口地板发霉、返潮

问题分析

卫生间比较潮湿,使用后地面经常有余水,因此卫生间防水一定要做好。若防水没做好,卫生间内余水会通过门槛石渗入地板,导致地板发霉、返潮。还有一种原因是卫生间门口地板材质的问题,有的地板材质为木材,虽然表面做了一定的防潮处理,但时间久了防水效果也会降低。

解决办法

1)卫生间防水必须做好,门下口及止水带的防水必须一次成型,并延长到室内30公分处;

2)门槛石必须采用湿贴,防止卫生间余水通过门槛石渗入室内;

3)卫生间门口地板尽量选用质量合格的材料。

03.

墙面石材及墙砖施工质量通病

问题分析

▲石材拼缝不齐

▲石材面硬收口

1)后场加工不到位,开缝大小不一;

2)现场把控不严,施工毛糙、尺寸不准确;

3)深化设计不到位,出现硬收口。

解决办法

▲石材面拼缝平直美观

1)安排后场跟踪专员进行后场跟踪,在工厂中进行预先排版;

2)现场放线确保准确,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做好成品保护;

3)深化设计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加强沟通,确保深化合理,规避硬收口。

04.

软硬包安装

问题分析

软硬包安装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布料皮革的热胀冷缩、基层板变形、施工交底不到位、跟踪不到位、制作安装不细心等,这些都可能产生较大的质量问题。

解决办法

1)严控选材,选材时注意其收缩率,最好不要采用双层布,业主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具有双层布效果的单层布;

2)交底到位,步步跟踪。这里就要求管理人员对于软硬包交底时,分阶段对制作安装过程进行跟踪控制,软硬包安装的过程中把控质量;

3)不管是软包还是硬包,在选择基层板材时,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其防潮性,所以,建议用高密度板做为基层板使用。

05.

开裂

问题分析

这属于质量通病,基本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细节深化设计减少开裂的可能。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就是2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收缩、变形不一致而导致的。

解决办法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选择变形性能基本一致的材料,或者可以在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采取预先设缝或分界条的做法。比如:

1)天花灯槽、跌级造型

▲跌级吊顶采用轻钢龙骨节点图

通常会采用细木工板做造型,由于木工板与轻钢龙骨的变形不一致,会产生开裂。在天花节点深化时,可以考虑减少木工板、木龙骨的使用,尽量使用轻钢龙骨,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开裂可能。

▲跌级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现场图

2)预先设置缝或分界条

▲天花阴角预留10mm缝节点图

▲石材踢脚线与上部木饰面板预留6mm工艺缝节点图

▲地面两种材质间用界格条节点图

06.

变形

问题分析

主要存在2种情况:

1)一种是材料本身的变化,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材料会因吸潮、温度差等因素变形;

2)另一种是由于基层材料的做法、工艺做法等不合理而造成的变形。

对于材料收缩变形,一般通过预设伸缩量,防止因变形造成翘曲、挤压等情况的发生;而对于基层做法、工艺要求,则需要在深化时重点考虑。

解决办法

1)基层材料的刚度要满足承载要求

防止变形,如石膏板天花龙骨(不上人)建议采用至少38主龙骨(高端点项目至少应50主龙骨),50主龙骨间距≤mm,副龙骨间距为mm,横撑龙骨间距为mm。

隔墙轻钢龙骨的规格选择按照墙体高度来确定:

一般3m高度以下隔墙可以选择75轻钢龙骨,双面12厚石膏板,间距mm;

3m-4m高度之间的墙体可选择轻钢龙骨,间距mm;

4m-6m以上高度的墙体可选择轻钢龙骨,间距mm。

(以上数据并非绝对,跟龙骨壁厚、石膏板都有关系)

2)基层材料要做好防潮处理

尽量不使用木工板,可以用硅钙板、FC板等替代。做好木饰面挂板的防潮处理,六面贴木皮,喷刷油漆进行封闭。

07.

踢脚线起拱、断裂

问题分析

踢脚线不大,但起到的作用却很大,它可以起到遮盖缝隙、保护墙面、装饰美化的作用。但有时有些踢脚线材料会发生热胀冷缩,材料处理又不到位,进而引发整个踢脚线起拱、有声响或断裂。

解决办法

1)实木踢脚线背面应刷3遍防潮漆,防止水汽打湿踢脚线引起变形;

2)实木踢脚线背面应做起槽处理,槽深为踢脚线厚度的三分之一;

3)背槽应设置V形断面。

▲正确做法示范

▲错误做法示范

小结

室内精装修涉及到的材料和工艺非常多,一般人很容易被不良厂商坑骗。平时积累一些装饰装修方面的知识,真正遇到的时候,说不定就能帮上大忙呢。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最后还是用一张思维导图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

△点击保存,欢迎转发分享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1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