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双星成渝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咱老
今日,经济日报重庆讯(记者吴陆牧)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完成重大项目投资.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24%。
这意味着什么?都有哪些项目和建设?对于平民百姓,我们受益面都有哪些方面?
据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年重大项目共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
今年以来,川渝两地齐心协力加强重大项目调度,在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筑生态屏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分别完成重大项目投资.8亿元、.9亿元、25.1亿元、8.2亿元、3.4亿元、14.1亿元,生命健康金凤实验室等13个项目实现新开工。
10个数字经济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6.9%。其中,川渝5G网络覆盖建设项目、区域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体项目、重庆腾龙5G产业园、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等6个项目投资完成率超过37.5%。
来源:经济日报
可能这些简短描述对于大家还是比较陌生,咱们现在看下项目的核心都有哪些?
我帮大家把关键的项目分别拿出来解读和分析。
1.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网络基础设施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并且可以在用户,服务,应用程序和进程之间进行计算和通信。
这次项目,川渝将建设5G网络覆盖,意味着将来更多人可以使用上5G网络,5G信号会更强,从4G升级5G网络,人民除了能体验上网网速更快之外,还能推动不少商务领域的发展!5G网络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iOT物联网、云存储、直播行业、云游戏、定位等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给推动更多的互联网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2.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是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
这次推进共建的项目都有哪些?
多个数字经济项目、长寿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川渝合作(广安—合川)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电光谷科技城一期等31个项目超时序进度完成投资,成渝新材料产业园等7个项目实现新开工。
这次新的项目建设带来川渝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不少高新科技项目完成投资。
简单来说,这些项目的投资完成,就要开始推进,企业推进项目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当地人才和外地人才会涌入新的项目建设,不仅能带动当地人才的就业,还能吸引外来人才。有人在的地方就消费力,这个人才虹吸效应会大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无疑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血液。
3.共建科技创新中心
年7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发布会上表示继续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川渝作为中国西南部的经济重镇,这次也把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提上议程。
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价值网格中发挥显著增值作用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对创新资源流动具有显著的引导、组织和控制能力。
上述提到的,建设生物科技,电子科技,新能源电池科技等项目落地之外,未来会有更多科技创新产业进来,加快建设创新中心,未来落地川渝的科技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这次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会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科技贡献。说白了以后想要做高新技术行业的工作,不需要再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了。
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会催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新的商业文化,从而引领全人类的文化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科技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比如扫地机器人就是一个例子。
4.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年11月18日上午,“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暨成渝文旅发展交流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现场发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名单里有:成都黄龙溪古镇、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洪雅瓦屋山、武隆景区、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大足石刻、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乐山夜游三江·凌云山等。(因为比较多,这里列举10个)
共建文化旅游走廊,两地将携手加快当地的旅游景点的建设,给将来的旅行业发展提供基础。当然,现在的疫情反复,短期之内还没法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但现在把这些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建设好,后续恢复日常生活后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两地居民也可以更好的享受当地的风景名胜,体验当地的文化之旅。
5.共筑生态屏障
生态屏障概念的提出,强调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明确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决策指南。
生态屏障,这个词说通俗一点,可理解为通过人为因素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生态屏障区中有提到的减排和自净。降低工业发展排出的有害气体液体等,通过科学方式净水水体和空气等是其中一项。
未来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得以改善,空气变得更清新,水也变得更干净不是梦,这样的举措无疑对我们是利好。
6.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列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近年来,川渝出台了两批次“川渝通办”事项,涉及“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户口迁移”“婚姻预约登记”“公积金互认互贷”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以前办社保要回四川华阳公司本部,现在在重庆就能直接结算了。”在重庆上班的寇先生,由于公司总部在四川,以前每次报销医保都要回参保地,如今,在重庆就能直接结算。
不仅方便了居民就地办理多种业务(医保、身份证、户口等业务),不用往返办业务,省时省力,还加强了两地的经济往来共同发展。
上诉的公共服务共享还包括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合作共享、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等等。
据悉,多个项目的已开始建设,部分项目超预期完成,我相信不久将来,西南双子星成渝不仅带动本区域发展,还能协同周边更多城市的发展。作为老百姓,我们都受益。
我是晓龙,朋友们,下期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