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第6课景阳冈一课一练文
6景阳冈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jīkě(),便进了一家酒店,要了二三jīn()熟牛肉,一dié()小菜,拿着一双zhù()吃酒。他吃了三碗酒后,还想吃,店家不肯给他,说这酒家招牌上写着“三碗不过gāng()”,只吃三碗,便不多问。
二、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快拿酒来吃。( )
A.消灭B.喝C.感受
2.再筛一碗酒。( )
A.斟B.敲C.热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
A.平常B.凡是C.有时
三、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武松有勇有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是()
A.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B.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C.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D.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四、以下句子中,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
B.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再来理会。”
C.(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D.武松瞧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五、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勾么?”
这是对武松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1)这是对武松的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这句话正如俗语所说:明知山有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在旁边,你会怎样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 )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 )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 )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 )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尽平生力气”可以用成语______或______来形容。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提 按 扒 揪
3.“铁锤”在选段中指什么?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武松拼尽全力与大虫搏斗。
B.说明武松在与大虫的搏斗中想取胜也很困难。
C.说明武松在搏斗中知道取胜的关键。
D.“乱踢”一词说明武松的回击没有目的性。
5.从选段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_______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到得松树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喝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搠那两个小虎儿。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和李逵都打过老虎,他们打虎有哪些不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李逵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
B.杀虎原因不同:武松自卫;李逵报吃母之仇。
C.杀虎难度不同:武松在明处,且醉酒,无防备;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老虎。
D.杀虎后心情不同:武松心情释然;李逵尚存余悸。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饥渴斤碟箸冈
二、1.B2.A3.B
三、D
四、D
五、1.动作语言豪爽2.心理爱面子偏向虎山行示例:武松,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还是回去吧!万一丢了性命可不划算。
六、1.竭尽全力不遗余力
2.扒 按 揪 提
3.指武松的拳头。写出了武松的拳头坚硬有力。
4.D
5.勇武、机敏
七、1.示例:李逵打虎
2.用环境描写烘托出紧张、可怕的气氛,为下文猛虎的出现做铺垫。
3.D
4.孝顺、率真、勇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