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老建筑,藏着城市历史变迁的生动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它历经多年风雨涤荡,见证沧海桑田、风云变迁;它是青岛的一抹历史底色,阅千帆过尽,存幽谷雅韵。

作为青岛前海地区唯一的一座中式古建筑,青岛天后宫成为青岛海湾的守护者。

当今天的我们再次走进这座古韵悠然的建筑庭院,在交错时空下一起去触摸时间留痕、探寻老青岛的空间影像。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关于天后宫,老青岛人有句俗话,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

天后宫,旧时称“天妃宫”,老百姓称之为“中国大庙”,现在隶属于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直至年,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成立,并于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三六度张

如今,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天后宫)这一极具传统风格的古建筑群,俨然成为青岛前海风景线上一道独特风景,历经余年风雨淘洗,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岁月,历史变迁。

三六度张

西临栈桥,斜对小青岛灯塔,背靠信号山,青岛天后宫地处环境优越,风景秀美,现占地面积近平方米,建筑面积1平方米,为二进庭院。

三六度张

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分别为天后圣母殿、龙王殿、督财府、古戏楼、钟鼓楼等,供奉妈祖、龙王、文武财神等诸神像。

三六度张

步入天后宫,可以看到琉璃瓦盖顶的戏楼颇有意蕴,清水墙、小灰瓦,加之苏式彩绘点染的建筑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无论从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价值,天后宫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都首屈一指。

三六度张

天后宫建筑布局采取中国古典的轴线式,在天后宫后院正殿即天后殿,供奉着妈祖娘娘像,坐像高2.8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香樟木妈祖木雕神像。

三六度张

天后宫内有两株巨大的银杏树,一雌一雄,已有多年的树龄,是国家一级保护树木,也是天后宫历史的见证者。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现今的天后宫更名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成为了一处集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

许多殿房已经变成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妈祖文化、海洋文化和青岛地区民风民俗展览的场所,常年对外开放,接待中外宾客。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青岛天后宫与会与中国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天后宫同步举办庆典仪式,带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作为青岛市民体验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天后宫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举办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展览和民俗活动。

剪纸、布艺、面塑、木版年画等各类传统民俗项目,吸引了无数青岛居民驻足体验学习。梨园唱诵、月兔宫灯手作、经典古诗词诵读等趣味民俗活动,更是激发了青岛人亲近民风民俗,寻找文化根源的热情。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千年守望终不悔,浪静波息保平安”。曾经被寄予美好生活愿景的青岛天后宫在余年的风雨淘洗中,仍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

青岛天后宫所在的古建筑群也在浪奔浪涌中与时代共舞,弘扬传统民俗、传播历史文化,成为青岛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拼图一隅。

探寻传统建筑之美

与旧时光重逢

找个时间来天后宫看看

找寻老青岛的城市记忆

来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