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与西城有啥区别来看看旧时未能加以分辨
在济南历史研究,特别是明清与济南近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中,有两个地域名称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城西,二是西城。提请注意原因亦有二,一是此二处历来为济南风景绝胜之地,在济南诗文与济南研究中使用频率极高,二是这两个地域名称的历史使用,约定俗成,逸出了明晰、准确的科学规定,与一般人通常的理解大不相同。稍不留神,便有张冠李戴的错误与危险。先说城西。之一:泺源门外东流水一带,是济南当之无愧的“城西”修建于明洪武四年()的济南府城,大体上框定了其后五、六百年的济南城池的规模与样貌,城有四门,西曰泺源。城西,即指泺源门以西,约当今五龙潭泉群一带区域,历史上,包含着著名的东流水巷、江家池、张氏漪园、贤清园(先后有逯园、罗园、朗园等称谓)等诸多泉水街巷、风景名胜。清代,以城西为题吟咏此间风物,或吟咏此间风物点明即城西的诗作,颇不少见。康熙间,如江苏无锡著名学者杜诏(字紫綸,号云川,学者称半楼先生)《再过逯氏园》:“步出城西門,復此憩良久。秋风欲萧瑟,層阴淡疏柳。”济南朱氏家族高官朱纲《初夏重过张氏漪园》:“城西风物好,联骑续游踪。老树阶前合,苍苔砌下封。”朱缃《秋日游张氏漪园分韵》:“小骑林间印碧蹄,追凉薄暮到城西。三间竹子桐孙屋,一尺荷茎蓼穗泥。”雍正间,多年“游幕济南,遂居历下”的诗人冯潆(字宝汾,号无尘)的《漪园诗》“自作齐州客,城西十五年。邻家有乔木,小阁抱流泉。”此时,画家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亦有《过逯氏园看梅花》诗,在诗题的小注里,诗人称:“园在会城西郭外”,会城,济南也,“会城西郭外”,是一个与“城西”相同却更为具体细致的叫法。此后,我们可以举出的例证还有很多。如蒋士铨《八月十三日游济南城西张氏漪园》诗;“高密三李”之李宪乔(字子乔,一字秋岳,号少鹤)《游城西漪园,赠郭少府》诗;而经学家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游罗氏园亭》,亦有注:“在济南城西偏”。有些诗句表达得更为充分。郝允秀《过张敦夫新居》:“渊泉东去日悠悠,行到城西见水头。”敦夫为郝允秀好友、济南府淄川县诗人张廷叙字号,廷叙乾隆间移家五龙潭侧。颜崇槼:“数到泉名七十三,城西记取五龙潭。”(《济南五龙潭遇李春麓、王松坪、孔蘅浦心斋从叔,率尔有作》)济南徐子威《春日和蒋二松招余同吴次升、蒋伯生、闻人古芬游周朗谷园林二首》则有“摇曳城西杨柳梢,招余结伴过溪桥”等。近代,如山东巡抚崇恩《暮秋游朗园示茅八别驾济之四首》之一:“款段城西路,言尋輞口莊”;侯家璋《同桐门五龙潭小憩》:“偶步城西郭,闲寻曲巷斜。”由此亦可见出,所谓“城西郭”“会城西郭外”等,都是与“城西”相同的济南地域概念。综上所述,无论就地理方位,还是人们的认可程度来看,今五龙潭泉群、历史上东流水一带区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城西”地域。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济南又一处“城西”出现了,而且来势似乎更为强盛。之二:趵突泉一带区域也被古人称作“城西”如果不是如此大量地出现将趵突泉称为“城西趵突泉”的诗文作品,可能是不会引起笔者的
上一篇文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五聚焦五提升推进能力 下一篇文章: 余姚市这个古村溪清水碧山幽,还有龙潭双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13.html